从化荔枝

家乡区县: 广州市从化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的美味把杨贵妃都征服了,从化的荔枝把我征服了。

从化是著名的荔乡,地处北回归线,气候温和,黄土壤居多,特别适合荔枝生长。从化人种荔枝历史悠久,出产的荔枝品质优良,色味双佳。太平钱岗米枝,果色如玉,核细似米,肉厚嫩滑,远近闻名;江埔白田岗水厅桂味,果色鲜明,鸭头绿居多,核小汁多,肉质爽脆,味带桂花香,风味独特。清代进士毛际可到从化城南品尝荔枝后称赞从化荔枝“色、香、味俱称奇绝,如人慕西子”。建国前,全县荔枝种植面积1万多亩,是从化农民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从化荔枝主要产区在中南部。荔枝种植在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两度遭大量砍伐,毁树还田种粮,面积和产量锐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化农村兴起种植热潮,种植面积几年翻一番。1981年11月,全县荔枝种植面积发展至2.2万亩,列为全国7个荔枝重点县之一。至1996年,全市荔枝种植面积增至10.9万亩,国务院农牧渔业部批准从化为荔枝生产基地市(县)。从此,荔枝生产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02年,荔枝大丰收,年产5.71万吨,产值约2.28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的21.84%,荔枝收入农村人均548元。至2004年,全市荔枝种植面积23.67万亩,比1979年增长11倍多,农村平均每户2.3亩;年产量3.93万吨,产值约1.57亿元,占全市农业产值的12.69%,荔枝收入农村人均382元,荔枝树成为从化人的摇钱树。

从化荔枝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荔熟时节,红荔似海,宾客如云,亲朋相聚,如歌如潮。清康熙年间,在县署旁建有观澜亭,池中植荷花,池边种荔枝,古人到此曾作《观澜亭荔枝记》、《书院荔荷词》等诗词,称“绿叶满池亭,丹荔垂帘幕”,充满诗情画意。从化荔枝,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创作源泉之一。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在从化的荔枝园酿出的。80年代开始,随着开放改革大潮,兴起以荔为媒,以荔会友的热潮。1992年,首次举办荔枝节,广交天下朋友,促进从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有位作者写道:“从来荔境如仙境,化入诗乡缀画乡”。江西的一位诗人又道:“胜地从心赏,心驰梦境疑仙界。灵泉化酒来,酒入诗肠醉荔乡”。从化荔乡成为“仙境”“诗乡”,文人在从化荔乡留下众多墨宝。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hongshuju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3980444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hongsj

上一篇:从化天适樱花悠乐园 http://wutongzi.com/a/6169.html

下一篇:从化历史人物之黎民表 http://wutongzi.com/a/6453.html

薯仔小洪(2014-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