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 黄建保

家乡区县: 信阳市息县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在我看这便是息县杨店乡李大庄村的村医黄建保的真实写照。他虽未能够成为苍生大医,但他却尽自己所能保一方平安。

  黄建保是息县杨店乡李大庄村的村医。行医40多年来,十里八村流行着一句民谣:找到黄建保,喜欢得不得了。按黄建保自己的说法,他这辈子就是做医生的命。洁白的衣服,恬谧的慈祥,银亮的药箱,鲜红的十字,犹如游历凡尘的天使,为他欢呼,鲜花为谈绽放,欢迎凯旋的勇士,又一次战胜了病魔,他就是最美。

  每天的忙碌,过度的劳累,白了双鬓,辛酸谁人懂?他不富有,甚至有点贫穷,但他却是“不记账”的乡村医生;他不高大,甚至有点瘦弱,可他给人看病却 随叫随到;你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但你却用羸弱的身躯,守护着一方平安,他就是最美。

  百姓就需要这样的医生,在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这何尝不是中国医生的榜样呢?如果医生能够多一点“父母心”,多一点黄建保医生的人文情怀,我想那可真乃患者之幸了。如今黄建保医生早已年过半百,多么希望岁月你别来伤害他,他是个好医生,时光时光你慢些吧,别让他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他岁月长流。

   如今,卫生室里大部分体力活都由黄国辉承担了,这个80后的小伙子正接过父亲的药箱,再有半年,他就要拿到助理医师证了。因为知识有限,挑灯读,是为了充实,集中精神,是为了迎战,虽然很苦,但也无怨,他就是最美。子承父业,我想这便是对黄建保一生行善的最好回报了吧,其实更对的还是息州大地的百姓之福。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地升起。”这是感动中国2012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对周月华、艾起夫妇最深情的颁奖词。我想此时的黄建保也能承受的起这样的荣耀,息县人民为你自豪,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放牛郎(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