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大千世界,看过众多风景,相信大家看过的著名宝塔不在少数,无论是国外的埃菲尔铁塔,还是全球最高的佛塔——常州天宁寺宝塔,还是距离家乡最近的位居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每一座宝塔都有它悠久的历史,以及传承的文化。作为一个小县城,我们也拥有属于家乡独一无二的宝塔——文殊塔。它没有埃菲尔铁塔那么著名,没有天宁寺宝塔那么宏伟,没有大雁塔小雁塔那么受人瞩目,但它是大荔县人民心中的宝塔,永久在存在于每个大荔人的心中,我们不羡慕其它宝塔的雄伟壮观,不羡慕它们的悠久历史,传承文化,我们只喜欢伫立在文殊广场,伴随我们以及整个县城走过风风雨雨的宝塔——文殊塔。
文殊新塔位于大荔县城北大街北端与环城北路相交之十字路口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新塔,原名"文殊塔",又因"文殊阁"而得名。
"文殊阁"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别驾杨公所建,高三层,高百余尺,因塑文书菩萨像得名。文殊阁因年久,早已倒塌。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在阁基建塔立碑,故命名"文殊塔"。塔共4层,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冬,拆上层又续增3层。民国战乱,摧毁塔顶及塔身半壁。民国廿五年(1936年)驻军冯钦哉倡议,在"长兴万寿禅院"故址,兴建"方山公园",又在"文殊塔"基础上重建文殊新塔。
该塔系砖质阁楼式空心塔,六角七层,从第二层起,每层各开六个坚式长方形窗,底层南北各开塔门,另开四个圆窗。层檐为外叠涩五层,塔顶各角为象鼻挑角,并可悬铃。内置螺形木梯和栏杆,可攀沿旋转而上。1986年县政府又增固塔基,修建铁栅、花池、形成了街心花园。
在周围进行参观,足以看出古代大荔不仅是战略要地,对佛教的宣传也丝毫没有放松,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佛教的快速发展。
现如今,经过改造修建的文殊宝塔,在文殊广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晚上的文殊宝塔带给了大荔人民不一样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文殊宝塔与文殊广场的完美结合,让其成为当代大荔人民群众休闲、娱乐、集会、健身的活动场地,为大荔县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