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源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建宁县东南部,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金铙山,总面积130.22 km2,森林覆盖率达95%,是福建“母亲河”千里闽江正源头。当年徐霞客沿武夷山脉云游到此,看到如此美丽的胜景,脱口吟出:“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主峰为白石顶,海拔1858米,有“八闽第一峰”之称。景区内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长度最长(2.1km)的金铙山客运索道,海拔最高的时空隧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凌空栈道,全国除台湾阿里山外唯一的高山小火车和福建省唯一的高山室外滑雪场。这里乃城市之郊,尘世之外,离凡尘最远,靠心灵最近,是您旅游、休闲、健身、科考的绝好去处。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10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成立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5人。2004年3月申报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17日,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保护区面积为13022公顷,主要保护武夷山脉生物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面积的钟萼木和南方红豆杉原生种群、独特的森林植物群落、福建闽江正源头森林植被及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等。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8科899属2268种,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及历史栽培的银杏等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27种及64种兰科植物;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23种;模式标本种有建宁金腰、建宁椴和建宁野鸦椿3种。有脊椎动物35目99科385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8种,其中鸳鸯种群数量较大,有300多只;有昆虫30目(含蜱螨亚纲)245科1425种,在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已知的昆虫中,金裳凤蝶等8种被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大型真菌38科156种;微生物资源18科34属59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