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历史文化的见证

家乡区县: 陕西省商州区

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位于南北气候自然分界线的中心区域。商洛市毗邻鄂豫陕边,是秦楚文化和长江、黄河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带。我市既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也是先楚文化的源头。远古为虞司徒所封之国,春秋属晋,战国属楚,汉为上洛,唐设商州。秦风楚韵,文化呈现多元化,是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和历史遗存十分丰富,在全省、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1、馆藏文物十分丰富,概含了华夏民族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全市馆藏文物达16451件,二级品67件,三级品594组、651件,一般藏品15729件。我市20多件文物多次被上级调出在北京、西安等地或出国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展出。商州陈塬、丹凤巩家湾、商南过风楼出土的300多件文物,具有先楚文化的典型特征,我市丹江流域为先楚文化发源地的课题受到全国考古界的重视,并为我省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实证。

2、庞大的古遗址群证明了我市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我市是全国少有的旧石器、新石器古遗址群数量多、影响大的地区之一,各县区均有发现,洛南、商州尤为集中。

一是洛南盆地旧石器古遗址。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是我国旧石器研究的重点区域,其面积之大、旷野类型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地点之密集、出土文物之多,实为罕见。省考古研究所和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从1995年以来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已发现480多处的旧石器地点,出土石核、石片、石斧、石球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鱼及龟化石12万多件文物。旧石器研究是世界性课题,以洛南盆地花石浪、孟洼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遗址群的发现,奠定了洛南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于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研究区域之一。花石浪古遗址已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二是商州东龙山遗址、紫荆遗址均为新石器遗址群。东龙山古遗址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紫荆古遗址为省级保护单位。东龙山古遗址是陕西东南丹江上游商州境内众多古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其文化内涵包括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以及汉代遗存(以墓葬为主)。紫荆古遗址是我省面积较大、保存完整、文化堆积较厚、文化类型复杂的聚落文化遗址,为考古界认识研究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重要考古学资料;被考古界誉为陕西建国以来史前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为研究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与江汉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交流、影响、融合提供了重要信息和考古学资料。

3、古墓葬规格很高,展示了我们的祖先曾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耀眼的辉煌和繁荣。我市共有古墓葬6596处,列入保护的古墓葬共有16处。其中洛南西寺墓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候贵族墓葬群,是省保单位。西寺墓群出土的文物具有魏晋文化的特征,据传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就在这里。丹凤古城是战国秦汉古墓群,历史跨度大,古墓的年代从战国一直延续到秦汉,以至到宋明。古墓数量大,分布十分集中。这说明古城古墓葬遗址的古城曾是繁华千年之久的城邑。商南富水汉古墓群,位于陕豫交界之处,是六百里商淤地在汉代繁华的见证。

4、古建筑风格独特,尽显秦风楚韵。我市共有古建筑1163处,被列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1处,其中省级保护单位17处,县级保护单位94处。这些古建筑主要为古寺庙、古会馆、古大院和古镇等建筑。如商州城区始建于唐代的大云寺、城隍庙等,镇安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塔云寺、黑龙庙、朝阳观及洛南的文庙等等,其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庞大的建筑群倍受省内外宗教、考古和建筑界的重视。丹凤龙驹寨的船帮会馆、马帮会馆、盐帮会馆、青瓷会馆,山阳漫川镇的骡帮会馆、武昌会馆等会馆建筑群及双戏楼,尽显秦、晋、鄂、徽等多元文化的建筑风格。柞水的凤凰古镇,商州的郭家大院、镇安云盖寺镇老街和刘氏民居等,极具古村镇文化的独特魅力。

5、"商洛崖墓"在全国引起轰动。我市共有崖洞2800多处,其中崖墓1657处,主要集中在丹江两岸和山阳、镇安。这些数量巨大的崖洞由人工凿成,产生于新石器时期到清代的数千年之间,其作用是军事、避乱、居住或墓葬之用,还在争论之中,但数量巨大的崖墓群无疑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轰动。2010年中央电视台来我市拍成《商洛崖墓》专题片,在央视10频道播出,引起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6、闻名古今的商邑遗址。丹凤龙驹寨古城村的商邑遗址是战国至秦汉的遗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最伟大的改革家商鞅的封地城池。在这里,改革家的鼻祖商鞅演绎了先秦时期推动祖国发展、壮大、统一的改革壮歌,由于商鞅的变法改革,为大秦帝国的统一,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十分深远,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商鞅城邑遗址,为省保单位。

7、中外闻名的武关城遗址。武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楚分界线,是关中四关之一。伟大的遗址一定与伟大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秦国伐楚、秦始皇东巡、刘邦夺取咸阳,都曾从此关经过,武关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曾经雄伟辉煌的武关城的关门基础仍在,还有3.5公里的石基城墙,蜿蜒于险峰山峦之间。今年6月日本山口大学和山形大学组织专家来武关考查。日本山形大学教授桥本义则认为:"武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是一个值得开发的中国古文化研究中心。"

8、千年吟唱的四皓遗址。四皓是秦王朝的四位博士官,因不满秦始皇暴政而隐居商山。汉初受托出山辅佐汉朝太子,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易太子风波嘎然而止,成为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大事件,被本朝太史令司马迁记入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正史《史记》。然四皓功成名就之后又复商山隐居,成为古代贤士的楷模,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商洛历史上就有四皓乡、四皓村。其四皓墓和衣冠冢就有多处,丹凤商山寺的四皓墓,为汉室皇家所建的古墓遗址,历朝历代的高官路途于此必定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要来此瞻仰高士、咏诗作词,留下墨迹,形成丰厚的"四皓文化",现已整理出版的司马迁、范仲淹等历史名人纪念四皓的诗词达200多首。

9、遍布商山洛水的红色文化遗址。商洛是革命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和党的武装九进八出,党领导商洛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红三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五和红七十四师五支红军曾在此路过和转战。红二十五军建立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在1934年12月进入商洛时有2500多人,1935年7月主力北上迎接党中央时发展到4300多人,是长征途中唯一一支得到发展壮大的主力部队,也是第一支进入陕北的长征队伍,为党中央、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我中原突围部队进入商洛,建立了以商洛为中心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成功牵制了国民党30万大军,为全国各大战略区的战略展开赢得了时间,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闪击,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商洛的红色遗址达300多处,等级很高,影响很大。

蓝秋绽放(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