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如:旅游景点容量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行业管理能力亟需增强,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当前丽江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机遇:中央关于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措施,国务院近期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丽江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丽江机场改扩建、泸沽湖机场、大丽铁路、丽香铁路及即将开工的大丽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丽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丽江在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渊源对丽江与周边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巨大动力。
回顾丽江旅游业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为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同时也更加真切地看到:历史是辨证和现实的,又是睿智和公平的。过去丽江旅游产业没有培育壮大起来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丽江发展何去何从的历史命题;今天在丽江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我们又面临着如何深度开发资源、拓展空间、加强区域合作、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客观发展规律,丽江旅游业现有的辉煌能够持续多久,能否实现更大的辉煌,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在周边各州市乃至全国各地景区景点遍地开花、你追我赶的形势面前,已实现了初步繁荣的丽江旅游业要想保持发展的领先优势,并寻求质的突破,就要有破有立,放开视野,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2年5月,首届滇川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会议提出实施大规模的区域性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倾力打造“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计划。川滇藏三省区提出,探索建立“川滇藏香格里拉无障碍旅游区”,构建统一、开放的区域旅游大市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包括云南省丽江、迪庆、大理、怒江,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和林芝地区共9个地州市。这里拥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由于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必将成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不仅如此,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也是我国维护国防安全、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地区。
2002年6月,省委白恩培书记对丽江提出希望:“要突出特色,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建成中国滇川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和中心城市”。2006年2月,在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上,秦光荣省长指出:“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打牢基础,扩大容量,把滇西北地区建成精品荟萃、精彩纷呈的中国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精品旅游区,云南连接川藏的旅游集散中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丽江积极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主动迈出合作发展的步伐。2004年10月中旬,丽江市政府代表团前往迪庆州和甘孜州考察访问,三州市就共同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建设丽江—迪庆—稻城—亚丁—泸沽湖—丽江等精品旅游环线达成了合作共识。2006年,丽江市与迪庆州两地政府签订《丽江市、迪庆州经济社会合作协议》,随后两地旅游部门签订了《丽江市、迪庆州旅游合作协议书》。今年10月,丽江市旅游局与林芝地区旅游局签署了《关于促进两地旅游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使跨省区、跨州市共同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有了良好的开端。
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把香格里拉列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已把香格里拉旅游线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12条黄金旅游线之一向海外推介。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品牌线路的打造将打开区域旅游合作突破口,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必将以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成为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的典范,成为中国国家旅游局向海外推广的最具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黄金旅游线,成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成为丽江旅游续写辉煌的又一精品之作。
因此,丽江要想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就必须跳出丽江发展丽江、跳出云南发展丽江。除了开发建设好自有旅游资源之外,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胸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大胆参与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努力抢占先机,巩固优势地位,力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区域旅游合作,为完成国家赋予云南省建设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的重任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二、丽江要在建设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确立应有地位并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分析,当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同质旅游目的地城市时,相互之间作用的结果或相互抵制、或相互促进,这往往是由于受到城市旅游发展专门化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无疑会突出城市旅游发展的专门化方向,在吸引人们前来旅游、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旅游城市的发展必须树立战略联盟意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是地理概念、产业概念和行政概念的统一,是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和行政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致力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进区域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一种合作模式,其核心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在扩大市场影响、整合旅游资源、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只有强化旅游区域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才能推进区域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使区域旅游向着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我国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区域旅游合作正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全国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的几个阶段后,目前开始进入区域协作时代。城市圈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心,各地依托大城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跨区域旅游合作正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必将推动未来旅游业高速增长。
回望历史,丽江的发展与大香格里拉区域密不可分,特别是与普洱、大理、迪庆、芒康、林芝、昌都、拉萨、康定、巴塘、里塘、木里等地,因茶马古道而联系紧密。丽江是北上进藏,东北方向入川,南下大理的重要门户、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在滇川藏交汇地区具有重要影响。横亘在澜沧江上的普渡桥,西藏芒康县纳西族经营的盐田,珍藏于拉萨大昭寺中的丽江版大藏经《甘珠尔》,昌都贡觉县积竹寺的纳西族风格建筑等就是丽江与周边地区域商贸、文化交流的最好见证。丽江凭借特殊的地缘优势和极富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成为康藏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在滇川藏大香格里拉区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如今的丽江,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朝着更高远的发展目标、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迈进。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香格里拉的历史命题,而大香格里拉要实现从宏伟蓝图到美好现实的重大转变,也离不开丽江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我们要重新审视和认识丽江先民走过的生存发展之路,继承和发扬丽江先民开创茶马古道、靠西朝东、连接南北、自强自立的精神,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位于云南连接藏东南、川西南重要节点和大香格里拉主要旅游环线切点上的丽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和旅游文化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丽江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宜人,旅游资源竞争力强,城市拓展空间大,旅游服务设施条件良好,现有星级酒店194家,五星级酒店6家,是目前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综合要素最好的城市。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丽江机场改扩建和口岸机场申报建设、泸沽湖机场建设的顺利推进,大丽铁路的建成通车,丽香铁路、大丽高速公路、丽攀高速公路项目的相继实施,以丽江为中心,辐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各主要城市和景点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将形成。特别是丽江机场改扩建完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50万人次,这将使丽江在连接海内外客源市场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根据统计数据来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年11月10日,丽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大关,这是继2005年突破100万人次,2006年突破150万人次后的又一次大跨越。去年,丽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37位,超过了拉萨、石家庄等数家省会城市机场。
通过对以上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做这样一个形象的概括:
——处于大香格里拉区域南大门的特殊地理位置成就了丽江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的门户地位;
——大丽铁路、丽香铁路、大丽高速公路、丽攀高速公路的建设成就了丽江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的枢纽地位;
——丽江机场改扩建和口岸机场建设成就了丽江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中的桥头堡地位;
——三项世界遗产、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殊荣的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创建,阿曼、金茂、悦榕等国际顶级酒店品牌的进入,以及旅游综合服务设施的日益配套完善,成就了丽江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城市地位。
丽江应牢牢把握旅游发展大势,面向客源量大、前景广阔的东南亚乃至世界旅游市场,以文化生态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特色鲜明的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为平台,努力推动旅游消费方式从单一化的门票消费型为主向多样化的度假休闲、文化体验消费型为主转变,努力推动丽江旅游发展定位从旅游目的地向旅游集散地转变,把丽江打造成为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门户、枢纽、桥头堡和中心城市。三、丽江推动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