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简介

家乡区县: 山东省单县

 

我的家乡在单县,一个处于四省八界极具地理优势的宝地,却怀才不遇,空怀大志,终不得用,穷困潦倒落魄失意--------但是,淘尽历史的尘埃,吹散雾霭的世俗,我们单县人却依然坚定,依然执着,依然自强,依然不息,依然热爱着这片生吾养吾的沃土~~!!!因为我们知道单县. 我们了解单县,她只是生不逢时,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必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她必将冲破重重藩篱,斩断层层桎梏与枷锁,向着光明而美好的明天愤然前行~~!!伟哉~!! 单县~! 大哉~! 单县~!! 快哉~!快哉~!

 

一、单县的地理位置

单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介于东经115度48分-116 度24分和北纬34度34分-34度56分之间,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地属北温带黄河冲积平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3.9摄氏度,境内旷野坦荡,地阜物华。 单县地处四省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和齐鲁的要道。济商公路、定砀公路、菏徐公路、单虞公路横跨单县境内。单县处于陇海、京九、津浦、新石四大铁路干线的“井”字型结构腹地,在距县城几十公里范围内,有6个火车站等待修建或已建成、 两个飞机场已经确定地址,交通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二、单县的历史

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战国初期,复属宋国。宋灭,改属齐国。秦置单父县,属砀郡,此为单县建县之始。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隋朝恢复单父县。唐末置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单父县,其地直属单州。次年7月,降单州为单县,单县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民国期间,先后属济宁道、曹濮道和国民党山东省第二专署、第十一专署。1939年,日本侵略军建伪单县公署。1940年3月,共产党在单县东南部张寨一带建立单县抗日政府。1943年7月,在单县东北部建立金曹县抗日政府。1944年6月,在单县西南部建立临河县抗日政府;9月以单县东南蔡堂、吴溜地区为依据建立砀山县(1947年曾一度改为华砀县)。1945年12月,临河县改为单虞县。1946年2月,撤销金曹县。1949年2月,砀山、虞城(东虞城)两县黄河故道以北地区,划归单虞县。1949年8月,平原省湖西专署机关进驻单县城,同时,撤销单虞县,恢复原建置,统称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归属菏泽专区。1958年12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地区。1959年7月,菏泽专区恢复,复属菏泽专区,现属菏泽市。

三、单县历史名人

单父(舜师)

单卷又名善卷,居于单。相传是原始社会后期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氏族首领。 有才德,受人拥戴,舜曾拜他为师,古人尊称他为单父(单即单卷,父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舜诚心要把天下让给他,单卷说:“余立于天地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xi;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宇宙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舜再三逊让,单卷始终不肯接受,隐逸深山。后来,宋真宗赐给他一个封号叫遁世高蹈先生。

吕后

名雉,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今单县终兴镇潘庄)人。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刘邦去世后,被封为太后。是一位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雉初嫁刘邦时,亲率子女从事家桑针织,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具有中国劳动女性的本色。刘邦率众起义,吕雉被官府关进大牢,历经磨难,性格更加坚毅果敢。出狱后跟随刘邦转战军中,颠沛流离,经历战争风云, 增长了文蹈武略。 前205年,彭城之战,刘邦败北,吕雉被俘,被项羽扣为人质,他为成就刘邦的大业,忍辱负重。刘邦称帝后,她参与朝政,献策施计,辅佐朝政,机智权变,能谋善断。后临朝称制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1 )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五税一;(2) 允许已逃避山林、湖泊和逃之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3 )释放奴婢,回乡农耕;(4)裁减大批军官士卒,优先给以土地;(5)大赦天下;(6 )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7)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四.单县的名胜古迹

百狮坊,因坊体夹柱上精雕百个石狮,故名。百狮坊原名节孝坊,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因此又称“张家牌坊”。她坐落于县城北部牌坊街,高约十四米,宽约九米,石构,通体雕刻,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正间前后坊心镌有“节孝坊”三个楷书大字。百狮坊均为透雕和浮雕,因为百个狮子雕刻精致,形无同者而居群坊之首,名扬海内。全坊结构严谨匀称、气势宏伟、雕镂精美、物象生动,玲珑剔透,繁而和谐,令人一赏三叹。

百寿坊,因其正间前后上坊心环雕百个变形篆体“寿”字,故名。百寿坊原名“敕褒节孝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孔目朱淑琪妾孔氏建,又名朱家牌坊。百寿坊高约十三米、宽八米,其建筑宏伟与雕刻精致可与百狮坊媲美。雕刻内容有:狮子、龙凤、仙鹤,还有牡丹、梅花、松石、竹兰、宝象花、唐蔓草,以及商周秦汉时的金石图案,二方四方连续等。这些,都深刻表现了我国古代石工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精美华茂,炉火纯青的建筑,雕刻工艺。

总的看来,百狮坊雄伟高大,以透雕取胜;百寿坊规模略小,但各种纹样、图案配置的严谨无暇,二坊各有千秋,这对中国建筑、雕刻史上的孪生姐妹为后代所瞻仰。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原名湖西区抗日烈士陵园。1945年7月,由原湖西地委、行署、军分区为安葬和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单县,陵园遭受严重破坏。1952年,由原湖西地委重修,更名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由于当时建设条件的限制,原陵园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大都是砖木结构,岁月的风雨侵蚀和地震等自然原因的影响,烈士纪念建筑物发生断列裂、倾斜、脱落等现象。1992年,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捐资300万元,按照陵园公园化的要求,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扩建。陵园主要有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烈士纪念亭、烈士英名碑和两座烈士单墓、四座烈士公墓等16处烈士纪念建筑物。 

五. 单县特色名吃

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单县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名吃。单县羊肉汤的的特点是:"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羊肉汤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功,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口条汤有壮身补血之能,最宜病愈大补者常食;肚丝汤肥中带瘦,奶渣汤沙酥带甜,还有马峰窝汤、三孔桥汤、羊杂汤等,达72种之多。单县羊肉汤制作精细,在用肉、烧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讲究。用肉选用单县东南大沙河两岸的" 捶羯rdquo;、"蒙羊rdquo;等青山羊肉。 烧煮方法是: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烧开(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盐适量,再熬40分钟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定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单县羊肉汤色香味俱佳,在国内享有盛誉。各地宾客到单县,均以品尝单县羊肉汤为快事。淮海战役后,刘伯承、陈毅两位将军回西柏坡汇报工作路过单县,对单县羊肉汤大加赞扬。胡耀邦总书记、乔石委员长、杨得志参谋长等到单县视察,都品尝了单县羊肉汤,一致赞扬味道鲜美,别具风味。

 吊炉烧饼

单县徐家吊炉烧饼,因其用具、做工、造型。胃口与其它“面食”类不同,而被工商部门命名为“传统名吃”。

徐家吊炉烧饼,始创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创始人徐向清(1893-1973),一生善做各类面食及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面食制作工艺和选料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点而又不同于其它面食的“吊炉烧饼”。其制作工具“吊炉”,颇有特色。一般制作烧饼的工具是烧饼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炉则是烧饼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将炉烤热,然后利用扛杆将火炉吊起放入烧饼,上烧下烘而成。其外观呈圆形,比一般烧饼直径小很多。选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盐及各种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 美观,深受单县城乡及周边群众的喜爱。

徐家吊炉烧饼的第二代传人徐林择自幼随父从事操作,深得要领,他制作的吊炉烧饼,更是诱人可口。一九五二年被推荐参加了山东省饮食服务大赛,其制做的烧饼被大会誉为特色名吃。

现在单城刘隅首经营徐家老吊炉烧饼的徐启尚为第三代传人,他严格遵照传统工艺,制作讲究、使徐记吊炉烧饼这一老字号食品更是焕发了青春,为广大消费者乐选乐道。

我是刘云硕

敬请关注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dayup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15428950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4624745.html

 

春雨春花画满楼(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