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阳信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今天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多多出去走走是不错,阳信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
万亩梨园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位于阳信县阳信镇梨园郭村南。雕塑建于2004年,高7.5米,宽4.5米;底座长4.5米,宽3.7米,全部由花岗岩石雕制而成。雕塑的背面刻有鸭梨传说的碑文: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曾有一个宽广美丽的清波湖。天上的仙女们经常下凡来此游玩。一天,七仙女在天宫果园中偷摘了专供王母娘娘享用的仙梨,一起来到清波湖品尝后,把仙梨核丢在了湖畔。几个春秋过去,岸边长出了几棵根深叶茂、结满圆黄果实的仙梨树。见此,仙女们在高兴的同时又感到忧愁:这事若被王母娘娘知道,定会惩罚她们。这时,一群鸭子从湖中游来,仙女们见此便有了主意:把仙梨的颈部变成鸭头之状,就看不出它是天上之物了。于是,她们略施法术,须臾间,仙梨变成了鸭梨。早年的清波湖因干涸而变成了青坡洼,而那湖边生长的几棵梨树已繁衍成大片梨园,为一代代后人造福。阳信鸭梨由此被誉为人间仙果而名扬于天下。
农民状元朱元祥塑像坐西面东,有3米高,正面及南侧刻有“省农民科技状元朱万祥”和“等到梨花烂漫时,状元丛中笑”的题词:西侧刻有朱万祥的生平及事迹简介。朱万祥是阳信镇梨园郭村人,从年轻时就以顽强的毅力潜心研究鸭梨生产技术,历经55个春秋,终于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的历史定论,解决了梨树“大小年”问题,推出了“鸭梨3年结果,5年丰产,8年亩产超万斤”的新技术,使阳信鸭梨达到了高产稳产,实现了质的飞跃。阳信鸭梨面积已达20余万亩,年产量达1.5亿公斤,占农民总收入的1/3。朱万祥生前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山东省农业科技状元,还被山东农业大学特聘为客坐教授,为了表彰他为阳信鸭梨的生产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让人们永远发扬他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技精神,阳信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4月专门为他修建了塑像。
万亩梨园风景区也是不错的景点之一,位于阳信县阳信镇梨园郭村东。阳信鸭梨自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并夺得金杯奖,在以后的每年评比中力挫群雄,盖压群芳,一直稳坐于全国梨系列冠军宝座。1996年3月,阳信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报社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为此,阳信县人民政府于1997年4月建造了这座纪念碑。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557131562/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