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的经济发展

家乡区县: 武汉市江夏区

●江夏经济开发区


江夏经济开发区原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小区(简称庙山开发区),武汉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建设11.2平方公里小区已于2001年被拓为武汉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汉光谷的主要发展区。二期开发18.8平方公里新区,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的核心园区,即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区北靠享有“华中硅谷”之称的东湖开发区,南接武汉卫星城江夏纸坊街,周邻23所大专院校、56个科研院所,并拥有5万亩无污染的城中湖,整个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电力环保、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五大产业结构群。目前重点引进光机电、制造业、生物医药和文化产业项目。截止2005年1月,开发区累计引进资金102亿元,累计引进项目171个,其中建成投产企业74家,在建(续建)项目41个,正在申报手续的项目41个。仅2004年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62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引进项目21个,新建成投产企业10个,新增注册企业53家。


●大桥新区

位于武汉市南近郊,东临汤逊湖,南至八分山,西靠长江,北接武昌区和洪山区,版图面积56平方公里,是武汉市的“南大门”。新区路网交错,京广铁路、107国道、青郑高速与中心城区、京珠高速、武黄高速相连接;长江白沙洲港口、金口码头都在15公里以内;京珠、沪蓉互通立交,紧邻新区。到北京、上海、重庆、珠海的车程均在8-10小时以内;大桥新区公路、铁路、水路联运,“五纵三横”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交通条件非常便利。新区拥有“三湖四山”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域面积广阔,绿地覆盖率高,20余公里的长江从西部通过。

大桥新区成立以来,将新区分为三大组团:一是利用大学城的优势,充分发挥各高校科技力量,人文环境的推动作用;二是依托、利用现有的大量闲置仓库和存量土地,致力于引进大工业、大制造业,尤其是新型电子元器件、应用软件、通信设备等信息产品的制造业,使新区成为江夏乃至全市信息工程产业板块的特色集群,把新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基地;实行“一站式服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华中师大汉口学校已经建成,现有教职员工、学生约2万人;湖北省慈善总会已征地兴建老年怡养公寓;武汉百步亭集团兴建的红旗农民新村完工后,将使2000多户农民住进花园式小区;武汉伟鹏房地产公司等开发的一些人居项目也在建设之中。在制造业基地,以生产高等级不锈钢为主的武汉顺乐钢厂已经完工;铁道部南于武汉市主城南端,北与华中科技园、武大科技园、武工大科技园毗邻,东接中环连络线,南抵沪蓉高速公路,西临汤逊湖,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园中园,武汉中国光谷的主要拓展空间。园区规划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以人文、科技、生态、旅游为发展定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建设高档次、高产出、无污染滨水特色生态旅游科技园区。园区于2001年4月开始筹建,同年10月25日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武政办[2001]259号)。在五年时间内,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了道路、桥涵、给排水、电力、电信、园林绿化、路灯、天然气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目前,园区内已形成“三纵三横”的主干道网络布局,总长约65公里,园区内道路纵横交错;绿化总面积1000多亩;巨龙塑型、凤凰台、玉叶滩、藏龙大桥、“藏龙十二景”和“杨桥湖二十四桥”等景观。武汉高科机电产业园、武汉凡谷电子通信产业园、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二所科技产业园、湖北经济学院、银河湾、澳式高尚住宅区等56个大型项目签约落户园区,总投资额达80多亿元。

Lmy2016(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