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名小吃——撒莲曾凉粉
“曾凉粉”的美丽传说
这么吸引人的传统小吃,在历史上却曾一度消失。撒莲“曾凉粉”的创始人是一位叫曾家琼的婆婆。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曾婆婆还是个10来岁的小女孩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崔王氏在街边贩卖自家独特制作的米凉粉和漏漏凉粉,使南来北往的食客赞不绝口,生意十分兴旺。随着时代的变革,解放后,10来岁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继续从事母亲传授下来的凉粉生意。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从事凉粉经营也被归入走资本主义而被坚决取缔,并没收了所有的加工工具,传统的凉粉消失因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在70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是如此的艰难。作为几个孩子的母亲,面对困难到极点的家庭,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这位农村妇女不得已又在家中偷偷做起了凉粉。虽然当时一碗凉粉只能卖5分钱,但每天晚上也能卖上30多碗(当时连5分钱一碗的凉粉也很少有人吃得起)。就这样,传统的凉粉在黑夜中又继续了下来,5分钱一碗的凉粉慢慢养育着几个孩子的成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年的农村妇女也变成了苍老的婆婆。80年代初,崔婆婆向信用社贷款200元开始在撒莲老街,继续从事凉粉生意。生意越来越好,慢慢地,撒莲老街“曾凉粉”远近闻名,从原来的一天只能卖几角钱发展到一天能卖几百元。随着国家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当初贫穷的农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时时刻刻都能吃到他们特别喜爱的凉粉,城里人也个个闻名而来,使得曾凉粉的名声更大。进入21世纪,撒莲曾凉粉也于2006年成功注册了国家商标,先后被米易县人民政府评为米易名小吃、米易特色小吃。一个小小的店面,有时候一天能卖到几千元。就这样,撒莲曾凉粉一直深受大家喜欢。
“曾凉粉”的分类
米凉粉
豌豆凉粉
漏凉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