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鼓词

家乡区县: 浙江省瑞安市

瑞安素有“鼓词之乡”的美誉

瑞安鼓词又名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汉族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

瑞安鼓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学形式角度来看。它是和唐代的变文一脉相承的,因为“敦煌变文是后世各种说唱文学的先驱。”关于它的具体形成时代,一说始于南宋。持此说者以当时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作为分析论证的依据。温州鼓词发源于“鼓词之乡”——温州瑞安,故亦称瑞安鼓词,俗称“唱词”、“门头敲”。它是流传在温州地区属大鼓类的民间说唱艺术,是华东和浙江省民间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是温州及浙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
金兵入侵,宋室南迁。随之而来的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曲艺作为汉族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也随着民族的迁移而南下。陆游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夕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就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村演唱鼓词的盛况。陆游所指,相当部分人认为,它是北方南下的鼓词,这就为北方曲艺南下找到了依据。

瑞安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扁鼓、三粒板(拍)牛筋琴、小抱月(梆)等,较有特色的是牛筋琴。牛筋琴产生于清光绪中叶。后瑞安一个叫广全的艺人又把五弦发展到七弦,伴奏上又加上小抱月,此举顺应了鼓词伴奏乐器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瑞安鼓词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名艺人。他们在表演上各具特色,有的重唱,有的重白,有的擅长抒情,有的擅长叙事,有的擅长琴鼓伴奏。文武粗细,异彩纷呈。
清乾、嘉年间,有白门松、阿光儿名闻遐迩。白门松不只是赵钧对他作过评价,又项嵩《午堤集》:“瞽者白门松,工唱词,远近争致之。名且出于其乡土族以上……”可见白门松声誉之高。阿光儿,以诙谐闻名,演唱时能随机应变,出口敏捷,风趣横生。

旁观者清(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