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大都居住在山坡陡岭,由于这地势关系,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寨子里的村民一般就是依山,靠水而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一般来说,在住房的下面用作堆积柴禾,木块那些。我外婆的吊脚楼下就是养的家猪,不过前几年已经建造了另外的饲养猪的猪圈。
吊脚楼具有很久远的历史,吊脚楼源于古代的干栏式建筑,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犹如一部凝固的古歌,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除具有自身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它的特点就是通风,阳光充足。并且建筑内部都是全木头制作的,包括地板,天花板,反正在房间内你能看见的都是木板做的。睡在里面你就可以闻到一股木头的醇香,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每天清晨,一缕缕阳光透过阁楼的窗户,投影在你的脸庞,听见鸟儿鸣叫,新的一天就在这么美好的伴奏下开始啦。是不是很幸福呢?
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还会注重土家族人的家族文化。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独具风格的吊脚楼,无处不透露出一种“道法自然,天人和一”的文化美,具有超越视觉的特异品质,无论远眺近览,平视仰瞻,它那优美的形体线条,总给人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感,使人赏心难敛,欲罢不能。我们的土家寨子欢迎你们的到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