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地貌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主体从总体来看,英德地貌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英德盆地。盆地东面以滑水山山脉为界,北面是黄思脑山脉,南面为一群花岗岩和低山、丘陵地区,西面主要是一列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屏障。

弧形构造明显,岭界排列有序山脉走向以北、北东—南,南西、东—西,西北—东南三向为主。英德地貌格局大致由这3种走向决定,其中,东部岭谷为北东向,西部岭谷为北西向,形成明显的弧形构造。
中低山广布,侵蚀强烈境内大部分土地皆为山地,面积274.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3%,其中海拔500米—800米的低山143万亩,占总面积的16.8%。若把丘陵面积计入,丘陵、山地面积446.82万亩,占总面积的52.5%。
河流水源广,出路狭窄,形成易涝的河谷地带境内主要河流的唯一出口,是通过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的狭窄谷地——浈阳峡(俗称盲仔峡)、大庙峡等峡谷排出。来自集雨面积3.40万多平方公里的水流从狭窄的河道流出,造成易涝的河谷地带。由于河水的堆积作用,境内普遍分布着冲积平原、河流阶地等堆积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组合类型多样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有孤峰、峰丛、峰林、溶蚀畦地、山地等,岩溶地貌面积16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9.9%。
地貌类型主要有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流水地貌:境内主要的地貌类型,遍布于境内各地,其形态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5种。
平原,按其大小,分为冲积平原、河台平原、山间平地3种。面积63.0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4%。主要分布在大站、英城、浛洸、大湾、石牯塘、大镇等地,是主要的农业用地。
阶地,有河流阶地、洪积阶地、洪积冲积阶地、洪积坡积阶地。河流阶地,境内
英德市
英德市
阶地的主要类型,面积95.5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1.2%。主要分布在东部盆地及中部两江盆地。
台地,介于阶地与丘陵之间,比高小于80米、坡度小于15度的地貌类型,分为低台地、高台地。面积26.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东部盆地、中部盆地。
丘陵,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面积199.3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3.4%,分为低丘陵、高丘陵。山地,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面积247.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9.1%,分为低山、中山。
岩溶地貌:境内发育着各种形态的岩溶地貌,主要有:岩溶平原、岩溶台地、岩溶台地、岩溶丘陵、岩溶山地。
英德地处五岭山地南缘,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东面是滑水山山脉,北面是黄思脑山脉,南面是一群花岗岩、低山及丘陵,西面主要是一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屏障。
黄思脑山脉东西走向,长约40公里,横亘于市境北部,境内地貌格局的骨架山脉,对境内小气候及河流水文等自然环境有明显影响。该山脉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70余座,其中:船底顶1586米(境内最高峰)、十二旗1150米、上天堂1366米、叶顶山1124米、大竹坪顶1324米、梅花顶1384米、黄思脑1364米、芦古丁1029米。
滑水山山脉北、北东—南、南西走向,长约60公里,纵贯于市境东部,为东部滃江盆地与中部地区的自然界线,境内地貌格局的骨架山脉。该山脉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30余座,其中,雪山嶂1397米、君子嶂1135米、滑水山1142米、洋伞×1004米。
五点梅花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0公里。该山脉构成中部地区与西部岩溶盆地的自然界线,主要山峰有:旗山1178米、五指山1144米、郎芒山850米、北山顶979米、五点梅花906米、马路跳顶911米。
天堂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8公里。该山脉为南部丘陵、山地地区主要山脉,对南部降水中心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主要山峰有:鹅公脑608米、人字脑830米、莺哥头901米、天堂山790米。
浪伞脑山脉东西走向,长约25公里。该山脉为南部丘陵、山地地区较主要的山脉之一,中部为北江“切”开处,形成大庙峡。

 

 

 

 

网络能力秀个人地址:http://wm23.cn/cmyvscr2014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952075247

cmyvscr2014(2014-10-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