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历史沿革祝要:先秦属雍州,为氐人居住地。秦属陇西郡,称下辨道。两汉属武都郡,蜀汉、魏、西晋因之。东晋属仇池国。北魏置白石县,后改同谷县。属广业郡。北周废下辨,以同谷属康州。隋属河池郡。唐属成州。宋、元因之。明降州为县,称成县,直隶巩昌府。清属阶州,民国初属渭川道,后属第八行政区。又归武都专区,今属陇南地区。
成县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居住并创造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出土的文物证明,约在四干多年前,这里的居民就已经使用石器和陶器。
春秋战国时的学者认为,大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商、周因之。按此说法,成县夏、商、周属雍州。商汤代夏后,经典上有了氏羌活动的记载。氏羌,战国以后的学者通称为“西戎”。按其方位,成县为白马氐的居住地,并且,至少在商汤时就与华夏有了往来。
战国时代,秦国在兼并战争中拓地至成县。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成县属陇西郡。《史记、曹相国世家》:“从还定三秦,初攻下辨,故道、雍、邰”。下辨,是成县见于史籍的最早的名称。
西魏恭帝时称同谷县,为广业郡治所。唐代属成州,789年(德宗贞元五年)为治所。1377年(明太祖洪武十年),改州为县,直隶巩昌府。清朝隶陕西布政使司,1729年(清世宗雍正七年),改属阶州直隶州。1912年(民国元年),属巩秦阶道,1913年(民国二年)属渭川道,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武都县。1949年属武都专区,1958年改属天水专区,1962年仍属武都专区。1985年6月改武都专区为陇南地区,成县为行政公署驻地。2004年改陇南地区为陇南市,市政府驻武都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