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八景之长岗坡渡槽

家乡区县: 广东省罗定市

长岗坡渡槽位于广东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上,距镇中心约1里路,有“广东红旗渠”之称,素有“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之美称,渡槽全长达5200米,宽6米,有133个桥墩、132个跨拱,最高一个墩高达37米,拱的最大跨度达51米,渡槽两边设有行人道。渡槽凌空飞架横跨在长岗坡上,宛如天上银河、巨龙游动,气势壮观雄伟。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广东有10处入选,地处粤西边界的罗定市长岗坡渡槽名列其中。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通常依地势而建,凌空架设而成,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缺水干旱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以通航。这些离地高达几十米、长达数千米的水利建筑,在大自然的广袤胸怀中,如凌空的巨人,被称之为“人工天河”。
在距离罗定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郊外,长岗坡渡槽如卧龙般跨越在一片绿野田园风光中。远远望去,只见一座座高大浑厚的拱桥串起一列长龙,直插入蔚蓝的天际和远山深处,看不到尽头,气度恢宏,和蓝天、绿地相应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桥墩、护栏,加上望不到头的长度,初到罗定的人,很容易将长岗坡渡槽误以为横亘在农田之上的高速公路。殊不知,这条建设于几十年前的“高速水路”曾是数十万罗定人的“生命渠”。据称,这也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引水渡槽。 它以巨龙般的身躯,把上游的泷江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滋润着下游20多万亩农田,罗定盆地从此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罗定因此也连续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随着金银湖饮水工程的竣工,长岗坡渡槽还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居民提供干净的“放心水”,当地30多万群众一直受惠。
罗定水利建设的显著成就,吸引了新疆、四川、安徽、福建等18个省的代表,还有港澳同胞和尼泊尔、孟加拉等国贵宾参观考察。尼泊尔贵宾参观后竖起大拇指:“中国人真有本领!”
罗定人民的开荒精神及水利建设成就获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1979年12月16日,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到罗定视察了长岗坡渡槽建设,即席赋诗一首: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1970年,广东电视台专门为罗定摄制了电视纪录片《罗定山河起宏图》,这也是广东电视台建台后的第一部在全省发行的电视纪录片。讲述罗定水利建设的《罗定山河换新装》编上了上世纪70年代的小学课本。

chan(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