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

家乡区县: 山西省长子县

     我的家乡是一个名叫长子的小县城,奶奶还在世的时候,经常会给我讲故事,然后我从奶奶的故事中得知我的家乡是尧长子的封地,也是我家乡被被命名为长子的缘由。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试验五谷,教民弄个,尧舜时代,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此得名,简称为“丹城”。而我的家乡长子有一条街就为丹朱街,每逢元宵佳节,此街便摆满各种花灯,堪称长子一景。

      除此之外,我们长子山川秀丽,物产丰富,美食众多。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那儿最具有特色的俩道美食。

     首先,是我们那儿最出名的美食——长子炒饼。炒饼在长治各县皆有,但制作方法和原料配备不一,股份三种流派。分别为长子炒饼、襄垣炒饼和长治炒饼。三种炒饼各有风味,各具特色。可多年来,百姓定论惟“长子炒饼”最佳。

      据传说长子炒饼早在清光绪年间就闻名晋、冀、鲁、豫。长子炒饼在选料上精致,制作细腻,操作流程要经过48道工序。首先用温水将白面揉均匀、揪成面剂,制成合页饼状,加油烙熟,顶刀切成 20厘米长的细条,然后与肉丝、蒜苔、粉条加鸡汤,配油、盐、酱油、葱花、蒜末佐料烹炒而成。吃时加香醋,配大蒜瓣,满口生香。其成品色泽金黄,爽口不腻,质地柔软。

     长子炒饼是何朝何代从何地传入的?还是土生土长的奇葩?至今是个不解之谜。不过在当地流传着一段故事。相传,长子县清代著名书法家冯士翘先生,经常徒步民间深入农户写写画画。一日,他行至石哲村,口干肚饿,到一户人家打尖。户主见是冯先生到了,就吩咐家人做待客饭。冯士翘将主人端的饭、汤吃了个净光。并问,这么好吃的饭,好喝的汤,叫什么?主人回答说:“你吃的饭‘炉卜,这是我们这儿待客饭。”冯先生听了主人的叙说,高兴地取出文房四宝写了一首诗:“徒步特游发鸠山,漳河源头碧水翻。下山行至石哲村,进宅解渴来打尖。主人端出待客饭,粗粮细做炉卜香。”写好后,赠给主人作为留念,扬长而去。冯士翘回家后,把在石哲村打尖吃“炉卜”的事说给夫人。夫人按先生说的方法也做“炉卜”吃,可是怎么也做不好。“炉卜”后经历代饭店厨师们的改革,进化成当前的“炒饼”,但因“炉卜”是长子、屯留民间百姓的祖传,所以至今长子、屯留的百姓,叫“炒饼”还是“炉卜”。

 

      怎么样,一下子就感觉很美味吧!如果你再配上长子猪头肉,那就更加美味可口。至于猪头肉,那就是我们长子里面那个一名吃了。说起猪头肉,我记得我们老家有个邻居,他有一手相当好的片功。没错就是片功。因为我们长子的猪头肉是拿刀片出来的。片出来的肉片比纸都薄,呈半透明状。我现在就来详细的来介绍以下我们长子的猪头肉。

      上面说到长子是上古时期尧王长子丹朱的封地,其地名长子便也由此得来。而丹朱本来是一个花花公子,由于不满足其父亲尧王把帝位传给他姐夫舜而愤怒出走上党,在他的封地上一改以前的恶习,而且还改革了当时的狩猎、烧山围猎的生存方式,而开始教百姓饲养禽畜和种植桑麻,长子的猪从那时便开始有名。然后变衍生出各种猪肉制成的美食,其中猪头肉最为比人们喜欢。现在我就介绍猪头肉的做法:

      原料配分猪头、大蒜、蒜苗、香葱、黄瓜、香醋、香油和精盐。制作方法:

      一、选好猪头,将猪头刷上松香,等松香冷却后剥掉,放至冷水中浸泡。拔掉猪头肉的硬毛。

      二、将猪头一劈两半,挖掉不可吃的部分,洗净,放入特制的卤水中煮,待到八成熟,文火焖两小时,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捞出,擦去油脂,然后晾透。

      三、用特制的和尚帽片刀将肉给片成白纸一样薄的云彩片,片越大、越薄越好。

      四、将大蒜捣成泥,越是手工捣的越好,然后用盆将肉、蒜泥、蒜苗、香葱、黄瓜、香醋、香油和精盐等适量放入,拌匀。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买商店的猪头肉,然后回家自己片,然后调味。

      唔!其肉质红润,吃起来肥而不腻,片如纸薄,口味香酸、透凉爽口。相当好吃啊!而我更喜欢的是猪舌头,全都是粉嘟嘟的红肉,不过没有白肉有嚼劲。但是吃白肉要有好的刀工才美味,我家里就只有外公会片猪头肉,所以平时我们家吃猪头肉都是在饭店吃的。

     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好的饭店,毕竟经过好多年,好的炒饼和猪头肉也变味了好多。而现在比较正宗的是焦家猪头肉馆里面的炒饼和猪头肉。当然,大家不要看到是焦家就进,毕竟现在有好都是多冒名的。如果大家去了长子大家可以去城关商场处的焦家酒楼去,那里的炒饼和猪头肉都是比较正宗的哦!也可以找我,作为长子本地人,我会带大家去吃很正宗的炒饼和猪头肉的!

 

 

 

 

李敏(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