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每逢春节,百姓有张贴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的画像以看家护院、祈保平安之风俗。这一习俗有个由来:相传唐太宗身体不好,寝宫门外常有恶鬼号叫,六院三宫,夜夜不宁。于是太宗告之大臣,秦叔宝奏说:“臣平生杀人如催枯,积尸如聚蚁,何惧鬼乎!愿同敬德戎装以伺。”太宗准奏,夜让二人侧立于门外,果然相安无事。遂留做二臣画像金装怒发,执玉符配金鞭、带弓箭守护平安,流传至今。秦叔宝所指敬德,便是鄂国公尉迟敬德。
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下木角人,唐朝名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分封功臣官爵,册拜尉迟恭为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尉迟恭因其武艺高超、忠心不二、纯朴忠厚,而受到李世民重视,也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做为门神,画像流传至今。自归附李世民后,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恭,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秦王府多骁将,李建成、李元吉欲收买诸将,以为已用。由于尉迟恭是李世民手下大将,所以便先向尉迟恭下手,他们秘密递信叫去尉迟敬德说:“要委屈您给予我们父兄般的照看,同您做真诚亲密的朋友,希望您答应我们的要求。”接着赠送给他一车金银器物。尉迟恭说:“我出身低下,遇上隋朝衰亡,天下四分五裂,自己无处藏身,长期陷入叛乱队伍,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结果承蒙秦王给我生命,如今还在秦王府供职,只应以生命报答他的恩情。我对您没有功劳,不敢错受重赏。如果私自答应为您效劳,就是背叛,一个为了私利忘掉忠诚的人,您又用他干什么呢?”李建成火了,此后就断绝了交往。尉迟恭很快向李世民报告了这事,李世民说:“您纯洁的思想,高于山岳,就是堆起一斗黄金,我知道您也不会改变气节。他送东西您就接着,不必顾虑。不这样,恐怕您不安全。并且了解他们的阴谋,也可以帮助想出好的对策。”李元吉等人非常忌恨尉迟敬德,派刺客去暗杀他。尉迟敬德知道他们的阴谋,就大开重重门户,若无其事地睡觉,刺客多次走进他家厅堂,终究不敢走进卧室。李元吉就在李渊面前诬陷尉迟敬德,李渊下令囚禁审讯,准备杀掉他。李世民坚决劝谏才使尉迟恭得释。
尉迟恭也有自己的缺点,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恭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足以见得尉迟恭在历史上不可埋没的卓越功勋。
后人多对尉迟恭妻子感兴趣,认为尉迟恭的妻子即黑、白二夫人。但有关史籍并未见唐鄂国公尉迟恭夫人。在郭万新先生著《正说尉迟恭》中,提及苏女武是尉迟恭第一位夫人。但此女命薄,过世时尉迟恭才29岁。至于尉迟后来有没有续弦,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就是一个谜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