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家乡区县: 张家口市万全县

“十一五”期间,全县GDP总量实现翻番,由2005年的14554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65578万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20.23%。
“十一五”以来,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51182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4504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23.16%。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126661吨,比2005年增长4.8%。“十一五”以来,全县畜牧业迅速发展,畜牧养殖占据农业生产主导地位,2010年全县肉类产量达15137吨,比2005年增长54.95%。
2010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8058万元,同比增长26.5%,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5亿元目标,是2005年的3.16倍,年均递增25.9%。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68367万元,是2005年的2.36倍,年均递增18.73%。
2010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16378万元,同比增长17.2%,是2005年的2.53倍,年均递增20.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010年完成增加值77144万元,同比增长21.4%,是2005年的2.57倍,年均递增20.76%。
2010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8亿元,同比增长16.29%,是2005年的5.7倍,年均递增41.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20.2%,是2005年的11.1倍,年均递增61.83%。
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79元,同比增长10.2%,是2005年的1.9倍,年均递增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37元,同比增长8.7%,是2005年的2.1倍,年均递增16%。2010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07万元,同比增长17.4%,是2005年的2.2倍,年均递增17.4%。

让百姓享受更多民生实惠

近年来,万全县在全力做好经济建设的同时,量力而又不遗余力地做好民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
城镇建设更加宜居:深入开展“三年大变样”工作,近年来城建投入60多亿元,重点实施了“两集中”(集中供热、集中供气)、“两处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两场”(市场建设、广场建设)、“两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园”(森林公园和县城主题公园)建设,县城配套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4%。
社会保障更加全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2010年成为全市唯一的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参保率达到95%。
教育卫生资源更加优化: “十一五”期间投入教育基础建设资金7762万元,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投入4837万元,完成了县医院病房楼、中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及11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等工程。
文化活动设施更加齐备:修建了5个县城休闲广场和一个宣传文化中心;完成了有线电视入户改造工程,实现了数字电视入户。全县有一半以上行政村建有休闲广场和文艺演出舞台。
道路交通更加便捷:1996年,全市率先实现 “乡乡通”油路。2006年,全市第一个实现 “村村通”油路。京藏高速、110国道横贯东西,张石高速、207国道纵越南北,130多条县乡道路纵横交织,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967公里,公路密集度达83.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城乡互联、干支相联、内通外联的公路网络。
新农村建设更加惠民:编制完善了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新民居建设规划。投资4000多万元的8个省市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正在建设当中,全县文明生态村达到71个,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一。

 

感冒派大星(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