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鹳雀楼

家乡区县: 山西省永济市

1 概述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鹳雀楼
鹳雀楼
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楼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
2 地理位置
鹳雀楼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前对中鹳雀楼
鹳雀楼
条山,下临黄河。
3 自然气候
永济市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自然降水不足,气象灾害频繁。日照年平均为2263.7小时,光照以6-8月份最充足,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5%,全年有光照的日数全年近200天。年平均气温13.8℃。
在地域分布是:北部气温低,南部平原地气温高,南北温差接近1℃。从时间分布上是:冬季漫长,长达5个月(11月-次年3月);春季短暂而升温快;夏季多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曾达41.5℃;秋季后期气温降幅大,月降幅达7.3℃。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温有升高趋势,年平均升高了0.1-0.2℃.特别是冬季增温明显。
4 旅游景区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仅占河山之胜,而且据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
鹳雀楼
,名播遐迩。鹳雀楼立晋望秦,它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登临作赋。
拥山河之胜的蒲州名楼,几乎成了当时大诗人们赛诗的舞台。鹳雀楼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在此折返大海。

Honeyfen(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