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经济与教育

家乡区县: 广安市广安区

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广安建区设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突出发展主题,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目前广安经济开发区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24亿元增长到656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24.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6%,是2007年的2.5倍。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主导地位突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是2007年的4.7倍,园区成为工业发展主阵地,广安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工业化率由28.6%提高到40.2%,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加速迈进。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达到28个,广安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整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广安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土肥工作、以工代赈、产业基地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专合组织培育、水淹区扶贫开发等经验在全国或全省推广。服务业加快发展,市县城区核心商圈加速形成,城乡市场更加活跃,广安成为全国、全省红色旅游龙头和重要目的地,枣山现代物流园区启动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金融活力显著增强,成都银行入驻广安,广安恒丰村镇银行开业营运,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信贷153.6亿元。投资拉动强劲有力,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5.7亿元,年均增长27.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5.7:39.1:35.2调整为18:52:30,万元GDP能耗下降18%。
广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7.3亿元,比年初增加168.2亿元,比年初增长21.9%;住户存款为682.3亿,比年初增加121.5亿元,比年初增长21.7%;各项贷款余额341.4亿元,比年初增加53.7亿元,比年初增长18.7%。 全市完成城乡建设总投资249.1亿元,新增城镇面积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9.4个百分点。“双百”组团城市总体规划加速编制,广安融入重庆城市群步伐加快。广安主城区快速扩容,累计新增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达到33平方公里。县级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加快建设,县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一批县域次中心逐步形成。饮用水源保护扎实有效,全民水库水质由劣五类改善为三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在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市民意测评中,综合排名第一。立足广安大融通、大开放、大发展,加速构建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完成地方交通建设投资53.3亿元,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乡乡通水泥路(油路)、村村通公路。襄渝铁路复线、邻垫高速、南合高速建成通车,广邻高速广安东站、南广高速广安站完成迁扩建,广安至重庆江北机场客运专线开通营运,兰渝铁路广安段、渠江广安港加快建设,巴广渝、遂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医药卫生、文化体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市级统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体制机制性障碍进一步破除,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积极争取中省支持,一大批特殊政策倾斜广安,一大批项目列入中省计划,争取中省项目1878个,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成功争取到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部省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国家级战略定位,广安对外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55.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8.3%,广安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68.6亿元,实施民生工程377项,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达到80%,农村低保老人全部纳入新农保。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不断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开工建设10239套,竣工3688套。渠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灾后美好家园加快建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

陈伏娟(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