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去的地方—增城何仙姑家庙

家乡区县: 广州市增城区

           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琼,是增城小楼人,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庙宇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八年( 1858 )重修。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 13 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正堂供奉樟木雕塑的何仙姑像,左边墙壁有一幅八仙浮雕,右侧有一口天花井,名“仙姑井”。庙正堂右侧的瓦脊上有棵桃树,人称“仙桃”。

            何仙姑家庙始建于唐朝,历经沧桑战乱,明代作大规模的修缮,清朝咸丰八年重修。家庙门额上“何仙姑家庙”五个隶书大字,乃咸丰戌年嘉平年黄培芳所书。门口两边镌刻行书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为史官王映斗所书。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硬山顶屋脊和封火山墙,庙内外装饰以木雕、灰雕、砖雕为主,飞檐拍板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精湛优美。庙内有仙姑殿、庙顶仙桃、仙姑井、三忠、八仙堂等景点。
            家庙有两大节庆,每年三月初七仙姑诞、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日,善信自发举行盛大纪念活动,万人空巷,场面蔚为壮观。现应信众要求,重修何仙姑家庙,重修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重修后的何仙姑家庙占地14000平方米,增建仙源牌楼、家庙广场、八仙会馆、麻姑殿、云母溪、仙姑碑林等一系列配套景点。
          仙桃
           瓦背屋脊上这棵已有一百多年的桃树,人称“仙桃”。仙桃相传是何仙姑师傅麻姑献寿的仙桃,故又称“麻姑仙桃”。它虽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背屋脊上,而且从不需要施肥淋水,却依旧枝叶繁茂。每年入春,何仙姑家庙会出现“三多”现象,一是桃花多,元月桃花盛开时节,仙桃满树桃花,花开烂漫。二是人多,仙桃本是神奇之树,加上桃花盛开,香气袭人,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参观。三是果多,仙桃长势喜人,结果累累。据了解,2003年,对仙桃进行义卖,最高一颗仙桃竞投价为5万元,2004年、2005年、2006年最高一颗分别投出8万元、 10万元、12万元,2007年更有一颗卖出13.8万元的天价。

          

          长在庙顶的仙桃
          何仙姑家庙瓦背屋脊上长着一棵桃树,虽然枝干不大,但绿意盎然,这便是人们眼中的“仙桃树”,至今已有100多年。这棵桃树虽然生长在瓦背屋脊上,但从不需要施肥浇水,并且基本每年都结果。传说曾有三五好事之徒,爬上屋顶,企图拔掉仙桃,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成功。而在人们眼中,这棵树沾了“仙气”,吃了所结的桃子会福寿延年,因此,每年仙桃成熟季节,许多善男信女都下重金提前订购,而它拍卖所创下的天价也屡屡见诸报章。
            没有根的千年古藤
            距离何仙姑家庙大约有300米,有一条号称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传说何仙姑成仙后返回家乡,在家庙旁的树林里乘凉。吕洞宾听闻,欣然赴会,匆忙间用神仙拐杖钩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撒手丢掉拐杖,驾起祥云向何仙姑道歉。何仙姑的绿丝带化作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为几棵支撑古藤的大树。据考证,这根古藤的学名为“白花鱼藤”,是我国稀有的植物,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本是由青藤绕着一棵古榕和几棵杂树繁衍而成,藤树交错,藤根源头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古藤枝干直径最粗处达1.5米,延伸跨度30多米,覆盖面积近500平方米,6月花开时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8月结果。从远处看,这株古藤就像白色的巨龙,气势磅礴。

        这么美好的景色,喜欢旅游的你怎么可能错过呢!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z939662602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284474268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7624392.html

 

小伍伍(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