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瑰宝---孔雀石

家乡区县: 阳江阳春市

孔雀石——奇石的珍品孔雀石,古称石绿、缥绿、绿青。,其英文名称,源于希腊语,为绿色之意,她美丽的绿色与花纹,恰似孔雀羽毛,后人称为孔雀石。于矿物学与美术界通用。

古今中外,孔雀石以其美妙的命名带上种种神奇的色彩,象征福善、嘉庆、吉祥美好。

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它含铜矿物共生(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世界著名产地有赞比亚、澳大利亚、纳米比亚、俄罗斯、扎伊尔、美国等地区。中国主要产于广东阳春、湖北大冶和赣西北。

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碱式碳酸铜),化学成分为Cu2(OH)2CO3,CuO 71.9%,CO2 19.9%, H2O 8.15%。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十分稀少,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常有纹带,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91,双折射率0.25,多色性为无色-黄绿-暗绿。硬度3.5-4.5,密度3.54-4.1g/cm3。性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

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采了苏伊士和西奈之间的矿山,利用孔雀石作为儿童的护身符,驱除邪恶的灵魂。在德国,人们认为佩戴孔雀石的人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中国公元前十三世纪殷代已有孔雀石石簪工艺品。

孔雀石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中国古代称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是一种古老的玉料。

孔雀石具有鲜艳的微蓝绿色,是矿物中最吸引人的装饰材料之一。孔雀石的生成主要是岩石中的铜矿物的氧化产生铜绿,把整块岩石染成了绿色,因而,地质人员把它命名为孔雀石。

孔雀石是基性无水碳酸铜矿物,含铜量57.5%,是重要的铜矿石;又可制作上乘的国画颜料和艺术盆景,(意大利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名画《春天》就采用了孔雀石的原料,500年来未变色);致密者可作宝石、玉石原料,用孔雀石雕琢成的工艺品,其价值可与翡翠、玛瑙制品媲美,(北京故宫中便有孔雀石珍贵饰品; 帝俄冬宫也有孔雀石装饰物;台湾同胞张荣先生在熙和园奇石展品中便珍藏了百年的清朝慈禧的一大块孔雀石;世界上有的国家还将孔雀石作为国石)。孔雀石还可入药, 我国古代把它当作珍贵的石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

广东阳春产的孔雀石,储量全国第一(97年已封矿下马),质优色艳(永不退色),结晶完美。内部具翠绿、 墨绿、粉绿、天蓝等色纹带相绕的同心、花纹和束状放射花纹,异常美丽。磨光的孔雀石呈金刚光泽,璀璨夺目。84年我国首次发现的孔雀石猫眼就在阳春。葡萄状、钟乳状绒毛状、杉林状孔雀石天然地构成色彩灿烂,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神韵绝妙,给人予盎然的春意,吉祥美好,四季常青,高雅而庄重,显示无穷的生命力。这样赞美孔雀石:绿得深沉,绿得典雅; 绿得俊秀,绿得高贵;绿得纯真,绿得永恒。

(一)性状

孔雀石因其具有美丽的孔雀绿和近似孔雀羽毛花纹而得名。它是一种基性无水碳酸铜矿物,属于铜矿石的一种。颜色有翠绿、暗绿、萤绿、墨绿、碧绿、粉绿、天蓝、浅蓝等,色彩艳丽明快,丰富旖旎,有光泽。石块半透明和不透明,呈现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或丝绢光泽。质地松脆,呈结晶状,内部有各种绿色纹带相绕的圆心花纹和放射状纤维圆形,有的石块表面还附着一层较薄的绒毛纹。形态奇特多姿,有片状、蜂巢状、钟乳状、树枝状、肾状、皮壳状、粉状和放射羽毛状等。有的石块中有自然晶洞、石柱等,只要稍作加工利用,即可取得很高的欣赏价值。

孔雀石用作山水盆景,晶光碧绿,郁郁苍苍,别具韵味。孔雀石产于全国各地铜矿层。

(二)选料

孔雀石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最大者可重达数吨。选取孔雀石,可按题选石,亦可因材立意。多选用松散状的孔雀石,这种石料易于雕琢成型,吸水性好,兼有硬石和松石的优点。除了注意石料的颜色基本一致外,还要尽量选取形状相似的。如形状是树枝状的就不宜和蜂巢状的在一起用。一般大料作主峰,小料用作配峰和坡脚,也可将大料破开作小料用。石料过小可作上下拼接,但作拼接的石料须形状纹理相似,并注意不露人工拼接痕迹。

(三)加工

孔雀石的加工必须注意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天然特点,造型布局宜简练粗犷。加工时尽量保留石料的天然形态,不须多作人工雕凿,石料底部可用钢锯划线锯平,亦可用锤子轻轻敲平,对于影响大轮廓的地方可用平口锤敲除。孔雀石有其独特的色彩形态,故一般不须加工局部皴纹,利用其自然形态,妙趣天成。

孔雀石的拼接须注意接口尽量吻合,不要露出胶合部分,否则会影响外形色彩的美观。

阳春孔雀石,又称铜矿石,古称绿青、石绿,主产于广东省阳春市石录铜矿。该石属铜矿岩石,质地致密细腻,硬度约5度左右,含铜57.5%;有翠绿、墨绿、粉绿、天蓝等色;纹理有色带相间的同心纹、束状放射花纹、平绒环光圈花纹等,呈隐晶质集合体状,不透明,显玻璃和丝绢光泽;形态结构有葡萄状、钟乳状、皮壳状、丝绒状、晶簇状等,以葡萄钟乳状为多见;块体大的近10吨重,小的比拳头还小;天然造型似山水森林、群峦叠翠、奇峰异洞或鸟兽人物等形状。

孔雀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通常呈柱状或针状;由含铜矿物质受碳酸及水相互作用而成,遇盐酸会起反应并易溶解;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它含铜矿物共生;其艳丽的绿色和斑纹与孔雀尾羽极为相似,故而得名。阳春孔雀石结晶完美,色彩绚丽,姿态奇特。有的呈笋、柱形,常兼翠绿、粉绿、天蓝等色于一石,美丽异常;还有的内空外坚,多姿多彩;其中葡萄状结构的孔雀石,质地细腻且最坚硬,表面滑润而有光泽,少见绒毛,为观赏石之佳品。

阳春孔雀石的蕴藏量为全国最多,矿藏分布在春城、马水、永宁、潭水等10多个乡镇,最大储区是马水镇的石录、鹦鹉岭等地;形质亦优于其他产地,其结晶完美、形态多变,造形千姿百态、格调高雅,色泽艳丽、斑斓夺目,各种颜色永不更褪,有作为观赏石的明显特点,也可制作国画颜料;阳春市中心广场上有一块亚洲最大的孔雀石,采于石录铜矿五十米深的地下,高2米、长2.45米、宽2.25米、重达9.7吨,色泽翠绿,外形非常奇特;尤其产于石录铜矿的孔雀石猫眼石,此石中间有一道深绿色的斑纹酷似猫眼,猫眼球中的横线炯炯有神,且变换位置则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极为罕见。

石录铜矿形成年代的地层为石炭纪,矿储量居全国之首,于1966年开始开采,当时孔雀石在矿上到处都能捡到,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末,已挖掘到地下一、二百米深处,由于矿源枯竭,地下水喷涌而出,开采难度大,1997年已停产,现留下几个露天矿湖。 阳春孔雀石是矿物结晶体,常与矿泥中共生,且要挖掘到地下深处才能得到,由于用爆破采矿,重量二十公斤以上、结构完整、能四面观赏的孔雀石较罕见珍贵。

阳春孔雀石有天然翠绿的色彩、神韵绝妙的造型,作为厅室摆设或矿物标本,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ltp1140900552

我的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u/3065362503

我的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u/3065362503

梧桐子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yangchun.html

天鹏元帅(2014-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