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全市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辖四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杭锦后旗、)、二县(磴口县、五原县)、一区(临河区),聚居着蒙、汉、回、满、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 总人口176万人。
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在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之间。北巴彦淖尔市依阴山与蒙古国接壤,国界线长368.9公里,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连草原钢城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及塞外煤都乌海市,处于华北与西北的连接带上。
巴彦淖尔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天空晴朗,多见蓝天白云,雨雪集中,日照充足。春季气温日较差大。夏季水气充沛,降水集中,雨热同步,是作物生长的旺盛季节。秋季天气晴朗,温和凉爽。冬季降雪甚微。冬季1月平均气温为-10℃,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3℃,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丰富,黄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区,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境内全长345千米。多年平均过境水流量为315亿立方米。河套灌区建有以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引水总干渠)为主体的完整的引黄灌溉系统和以总排干沟及红圪卜扬水站为骨干的排水系统,引黄灌溉面积达57.4万公顷。境内湖泊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湖泊300多个,面积约47千公顷。多数分布于河套灌区。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就有10个,其中位于后套平原东端的乌梁素海面积3万公顷,平均水深0.7米,最大深度2.5米,蓄水量20993万立方米。以盛产黄河鲤鱼和芦苇著称,又是旅游胜地。
巴彦淖尔市处于京津为龙头的呼(市)—包(头)—银(川)—兰(州)经济带上,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包兰铁路和110国道横贯东西,拉萨——丹东高速公路穿市而过。临策铁路已奠基开工,中蒙运煤铁路即将修建,巴彦淖尔市内“横五纵八”公路网基本形成;邮电通讯覆盖全境,网络遍布城乡;电力供应充足,且电价低廉;国家一级陆路口岸甘其毛道口岸已成为中蒙陆路贸易的重要通道;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省级)已初具规模,总面积6900多亩。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市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成立了行政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辟了网上审批服务,以“公开、透明、高效”的行政办公方式,为广大客商提供周到、快捷、细致的服务。
阴山山脉呈东西横贯中部,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巴美肉羊是巴彦淖尔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复杂育成技术杂交培育出的肉毛兼用型品种。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耕地面积40万公顷,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水利资源丰富,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阴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00多处62种,主要有硫、铜、铅、煤、银、稀土、石墨、铬铁、宝石等,富矿多,矿体厚,宜于开发。铜、铅、锌、硫铁等储量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有全国最大的锌冶炼、铜冶炼企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