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墓栖霞
岳墓背靠栖霞岭,是岳王庙的景点之一。内有忠烈庙、启忠祠和岳飞墓。每当夕阳西下时,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绚美。
“栖霞”借景栖霞岭,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忠烈庙内的岳飞塑像,上悬“还我河山”巨匾为岳飞手迹。
附近可去:曲院风荷
用时参考:30分钟
六和听涛
登六和塔一看江景,二听铃音。六和塔建于北宋年间,吴越王钱弘俶为镇江潮而建,是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现塔身为八面七级。外观13层,里面只有7层(其中第六层封闭,第七层与塔身相通,成“七明六暗”的独特构造)。塔采用不同角度的拱,将各层回廊、小室、磴道、台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直达顶层。塔外各层檐角还挂有104只铁铃。
Tips
1、摄影指南:从六和塔身后北侧往山上走,越过塔苑,来到仿造应县木塔的台地,蓦然回首,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的雄姿尽现眼前,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最满意的拍摄点上了。
2、走下钱塘江大桥北侧引桥,沿着左手方向的滨江大道步行大约10分钟就来到了位于江北月轮山上的六和塔脚下。登塔的石阶较陡,最好互相扶持而上。
3、相关节庆:六和塔每年有牡丹展,从4月1日开始,持续到5月上旬,就在塔前的两块空地就能看到。
4、绕过塔身,拾阶而上,寂静的小路两边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佛塔,山脚下有饭店和纪念品店,但是如果时间尚早,建议回市中心。
5、六和登塔将于13年3月17日开始进行封塔整修,整修期间不对游客开放。封塔期间六和塔大景区正常开放。
pansyfairy 沿着微陡的石阶和木梯缓缓而行,每到一层就停下来眺望楼外的风景。塔内有雕花繁复的栏杆和年代久远的壁画,彰显着这座塔楼的历史沧桑。登到顶层7楼,远处的钱塘江大桥似乎隐匿在一片烟雾中,对岸林立的高楼也若隐若现。江风拂面,清凉畅快。下塔的路看起来更可怕一些,摸着沁凉的石壁和木制的扶手小心翼翼地走,很快也就到底了。有人如是评价杭州的三座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悬铁铃,披红袍,端庄雄伟的六和塔,的确宛如一位气宇轩昂、战功显赫的将军,历尽铅华,正气长存。
杨堤景行
西湖新十景之七,说的就是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可谓形神兼备,既表达了后人对于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三贤的祠景致的遗韵所在。在这里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更有着熏熏的风拂揉着人的面颊。
附近可去:杨公堤及其周边由南向北依次有三台山、浴鹄湾、茅家埠、丁家山等景区,知味观味庄(杨公堤10-12号)也在附近。
tips
1、杨公堤一路景色优美,这条路是开车的路,自驾游的话一定不能错过。
2、建议串联:虎跑路(或南山路)--杨公堤(三台云水--浴鹄湾--于谦祠--盖叫天墓--丁家山风景区--杭州花圃)--花港观鱼--苏堤
三台云水
三台云水是西湖新十景之八,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三台山景区兼有江南山地和水乡之胜,山环水绕之间,最具分量的景点是于谦墓(祠)。是以三台山一带景观层次最为丰富,也最为秀美壮丽,动人心弦,是西湖风景中的一大观。“云水”一词点出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重新修复后的三台山景区内恢复了先贤堂、黄公望故居、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等故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花木葱茏,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
北街梦寻
北街梦寻说的就是北山街一带,这条路位于西湖的东北面,与白堤隔湖相望,东起保俶路,但其实过了断桥后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北山街——蒋经国故居、海盐馆、、玛瑙寺、新新饭店、抱青别墅、香格里拉饭店……然后,到了岳爷爷的庙,北山街就差不多走完了。或许在外地游客看来,不过是一些历史建筑而已,但只有经常去北山街的杭州人,才能真正领略它的美之所在,北山街的美是一种朴实的、淡淡的美,就像抬头便是宝石山郁郁葱葱的树林,路边随处可见那种经典的石阶,南望一片碧绿的荷叶,衬托的是心中的梦。
北山街是一条风景之路,更是一条人文之路。北山街靠山向湖,视野开阔,紧靠城市却又安享山林的宁静。历史上,北山一带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留下无数佳话逸事。在一个阳光的午后,漫步北街,南有白堤和里西湖的蕴秀,北有宝石山的幽深气息,古建筑及其石阶的遗风,仿佛置身于一个世纪前的杭州,顿觉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非龙 杭州梧桐最多的也就是西湖旁的北山路了,到了秋末,这条道就成为号称全球最美的几条道了。法国梧桐、保俶塔、西湖、断桥、白堤、孤山、半枯的荷叶、再加宝石山下的老别墅。。美的一塌糊涂。
钱祠表忠
钱王祠倚城面湖,钱王祠在浙江杭州涌金池南,与岳飞墓庙隔西湖相望,借景“柳浪闻莺”,是以风景极佳。
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景名“钱祠表忠”。
走进钱王祠,首先看到的是献殿,它全铜铸造,建造大气又不失精巧。在它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碑亭,右边碑文是乾隆帝为该观题写的“忠顺贻麻”四个大字;左边是重建碑记。献殿两侧还有功臣堂,左侧表武功,右侧表文治。堂内的碑文虽已模湖不清,但从那斑驳的碑迹中也依然可以感到这位历史上吴越国王的雄才大略及造福百姓的贤明之举。钱王祠里面还供奉着“三世五王”的雕像,并程例着钱氏家谱。我们所熟知的科学家钱学森,作家钱钟书,外交部长钱其琛都是钱王的后代。
附近可去:柳浪闻莺
万松书缘
西湖新十景之六——万松书院,“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在西湖南面凤凰山北麓的万松岭下,清代钱塘十八景之一的“凤岭松涛”所在地,有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代高等学府,这就是西湖周围唯一的以书院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公园—万松书院。
来到万松书院,犹如进入了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依山而建的书院深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万松书院的前身是唐代的报恩寺,到了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改建为万松书院,供奉孔子圣像。清康熙十年(1671),重建后改名“太和书院”。清康熙五十五年,又更名为“敷文书院”。
万松书院既是清代才俊袁枚的就读之处,又是民间故事梁祝的结缘之地。走近书院正门,迎面看到的便是灰白色的整块浮雕。只见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与正襟危坐的梁山伯,情投意合、相谈甚欢。顺着浮雕两旁的台阶依次而上,三座石牌坊成“品”字形巍然耸立,喻示了万松书院历史上的兴衰沉浮。
从牌坊沿中轴线而上,穿过仰圣门,走过明道堂就来到了万松书院最核心的建筑——大成殿,这里是师生们祭祀孔子及历代儒家先贤的场所。“万世师表”的匾额下为孔子及四配(颜渊﹑子思﹑曾参﹑孟轲)塑像,两侧墙面用壁画形式展示孔子行教图,并设有青铜祭器10尊。
来到万松书院,毓秀阁不能不去?这里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读书的地方。二人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故事,虽然只是个民间传说,但他们凄美的爱情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今日的万松书院,正在演变成人们寻觅良缘的好地方。在草长莺飞的春日时节里,书院会举办隆重的寻亲大会,无数个人间的美好姻缘也由此而酝,因这西湖山水的浸润,已生根、开花、结果。
用时参考:2小时
您认为小编推荐的文章不错,能为您和您的朋友提供帮助,请分享到朋友圈里,或 点右上角 “查看公众号”关注我们。
详细咨询可添加客服微信:hhzz0571
阅读原文举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