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郸城县经济水平逐年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就郸城经济作出如下报告:
2010年,郸城县生产总值完成137.32亿元,比2009年增长1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9亿元,比2009年增长34.7%;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4.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87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7亿元,比2009年增长2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6亿元,比2009年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4508元,比2009年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2元,增长11.5%。全年用电量6.85亿度,其中工业用电量3.4亿度。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5亿元,较2010年初增加13.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43亿元,较2010年初增加3.57亿元。1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23亿元,金丹公司10万吨高品质乳酸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超额完成2010年度投资计划。9个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80个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全面完成。新上3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招商引资27.6亿元。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7.8亿元,建成创业园2个、园区道路10公里。
2013年,郸城县完成生产总值187.6亿元,增长10.5%,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16.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5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108.1亿元,增长23.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亿元,增长14.6%。
第一产业
郸城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烟叶等作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是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2013年,郸城县夏粮单产1001.3斤,连续6年超千斤,粮食总产量突破20亿斤,实现“十连增”,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建有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17万亩,建成5个万亩方、22个千亩方、46个百亩方。“1115”高产示范田16万亩,建成4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4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个大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5家、市级13家。累计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1000多家,流转土地3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3%,初步形成以甘薯、中药材、蔬菜等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畜牧业以生猪、槐山羊、黄牛、肉鸡为主,是豫东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连续2年被评为河南省生猪调出大县。
2013年,郸城县形成了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四大支柱产业,涵盖热电、液糖、乳酸、制药、啤酒、搪瓷、冶金、板材、建材、红薯加工等工业门类,拥有自主出口权企业27家,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河南财鑫集团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百强工业企业;河南金丹乳酸公司是省百强工业企业,年产乳酸10万吨,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其中DL乳酸产量居世界首位;郸城天豫经贸公司年产红薯淀粉、红薯粉丝3万吨,荣获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郸城县食品、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年产值突破265亿元,占全郸城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财鑫集团、金丹公司被评为全省百强企业,天豫薯业产品荣获全国“百佳标准化农产品品牌”,郸城县连续三届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被评为河南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河南全省最具产业竞争力、投资环境最具吸引力产业集聚区。巨鑫生物院士科研工作站获河南省科技厅批复,郸城县已建有1个院士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9个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23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
第三产业
截至2009年上半年,郸城县注册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商户9.5万家,年营业收入3.2亿元,上缴地税占全部税收的50%以上,上缴国税占全部税收的30%以上。至2009年底,郸城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4.3亿元,占郸城全县生产总值20.3%,比2008年增长18.9%,增速位居三次产业第一位,高于第一产业14.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3.7个百分点,郸城县三产之比达到28.7:51:20.3。
可见,郸城经济还是喜人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郸城县来讲,产业结构优化势在必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