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为闽越国故都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历史文化悠久,历代英才辈出。早在五代十国时,闽王王审知就设“招贤院“、“四门学“,到19世纪中叶马尾船政学堂成立,一千年来学风兴盛。宋、明、清三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24人,位居全国各府州前列。近现代出现许多杰出专家学者,截至1996年中科院共有福州籍学部委员、院士47人,列全国各城市前茅。
【东冶港兴起】东汉、三国时期,东冶港逐渐兴起。东冶港在闽江口福州湾内,系天然良港。闽越王无诸创立闽越国,建都于东冶(今福州市),故名。它不仅与台湾、琉球有联系,而且开辟了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的海上贸易航线,成为中国最早的贸易港口之一。【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南下人民带来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对促进福州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黄巢军进福州】唐乾符五年(878),黄巢农民军由江西绕道浙东,从仙霞岭入闽,当年12月围攻福州。福建观察使弃城而逃,各州郡多为黄巢军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