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咸阳
————人文观光篇
一、旅游景点
1.大佛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咸阳大佛寺西兰路旁,寺窟始凿于北朝,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628)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阪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起名应福寺。北宋改名庆寿寺。明以来俗称大佛寺,以阿弥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共130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约400米长的立体崖面上。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2.彬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开元寺塔、彬县塔咸阳彬塔,民间称“雷峰塔”。位于县城内西南紫薇山下,塔高46.94米,塔底宽度14.04米,为楼阁式砖塔。塔体呈八角形,七层中空,每层有4孔拱状门洞,与长方形假门相间,逐层变换方位,叠涩出檐,腰檐上置平座栏杆,有琥珀枋、斗拱、撑檩和飞檐,也有瓦当、滴水,石作角梁,各悬风玲,外观凝重挺秀,完全体现了宋代建筑风格。塔内装置了放射性转角阶梯,铺有木板,可盘旋而上登临塔顶,饱览县城及川道风光。
3.武陵寺塔
该塔身高27.5米,直径6米,周长21米,永寿武陵寺塔七层八楼,第砖质木式结构。重檐楼阁式,层层有斗拱飞檐,角有风玲,楼门有圆有方,外有平座栏杆,所雕图案各异。塔身内为两米见方天井,木质楼梯旋绕直达塔顶。隔层拱门相对,出拱门凭栏可以俯瞰四面山色。
1981年,该塔被定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塔周围曾有残砖断瓦,石佛像出土,塔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武陵寺石碑一道
4.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
二、 旅游指南
(一)交通
1.航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和区域性中心机场。截至2011年,机场与国内外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国内通航城市68个,国际11个,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 沟通祖国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并有通往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国际航线和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以及新加坡、阿塞拜疆的包机航线。2002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9.87万吨
2.铁路:咸阳车务段管辖陇海线、咸铜和西户支线共计163公里上的20个车站。
3.公路:截止2003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4297.399公里,公路密度为42.1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养管单位分:省高速集团养 管公路里程129.74公里(不包括绕城高速及机场中线),咸阳公路管理局养管的国省道里程为780.73公里(国道423.663公里,省道486.807公里);市地道处养管的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全市拥有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其中县道1590.999公里,乡道1662.57公里,专用公路133.3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一级路4.7公里,二级路198.161公里,三级路1666.25公里,四级路1453.289公里,等外路65.529公里(等外路全部为专用公路)。全市13个县区市中有12个实现了用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173个乡镇全部实现了油路化,3776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公路。截至2010年,全市共拥有客货运输车辆16185辆,其中客车4758辆(班线车1955辆,出租车2803辆),货车11427辆,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3464万人次、237963万人次、2003万吨、177447万吨。全市共拥有客运站16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6个,分布在咸阳市区、礼泉、永寿、彬县、泾阳、三原,其余均为三、四级客运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