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同寻常的会议

家乡区县: 延安市洛川县

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简要介绍
1、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局变化急剧。
日军于7月底占领平津地区,8月中旬,又在华北的平绥铁路东段和华中的上海地区,展开新的战略进攻。
国民政府在日军大规模战略进攻面前,不愿发动民众和改革政治。
中共中央于8月22日至25日,在陕西省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贺龙、博古、彭德怀、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萧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凯丰、张国焘、周昆等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各方面主要负责人,共23人出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2、会议内容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
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报告,深刻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指出抗日战争将是艰苦的持久战,提出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采取的政治路线和基本方针。
关于军事问题,报告指出红军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已经发展为能够进行运动战的正规军。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变为分散使用的游击军和游击战。
他提出红军的基本任务是:(1)创建根据地。(2)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3)配合友军作战(主要是战略配合)。(4)保存与扩大红军。(5)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
他指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山地战要达到建立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的目的,小游击队可到平原区发展。
关于国共关系问题,报告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要坚持独立自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红军的活动,只能由自己决定。
会议对毛泽东的报告认真地进行了讨论。许多同志都发了言,大多数人同意毛泽东的报告精神,拥护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少数人有一些不同意见:(1)关于出兵的时间问题。有人认为,现在战局很严重,应该早出兵,对我们政治影响好。这种意见虽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忽视蒋介石借日军之手消灭异己的用心。(2)关于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问题。有人主张,把军队全部开到前线,陕甘宁边区不留兵。这种主张对蒋介石袭击共产党军队后方的阴谋警惕不足。(3)关于作战方针问题。有人主张,红军要配合国民党军队多打大仗。这种主张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方针认识不足。(4)关于对国民党的估计问题。有人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抗日作用,而对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认识不足。
张闻天详细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全国性的抗战已经开始,从此进入了抗战的新阶段。他着重指出:总方针是要将已经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并从中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统一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
张闻天在补充报告和发言中,对毛泽东的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作了阐述和发挥。周恩来报告了南京谈判、上海抗战、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南京政府的国防外交等情况。


二、为何不同寻常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
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共产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道路。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

 

贠晓妮(2014-10-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