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仓--大荔朝邑丰图义仓

家乡区县: 渭南市大荔县

丰图义仓,坐落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粮站大院内,方位在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并且还在继续发挥储粮作用一直存放粮食的古老仓库,也是我国粮食行业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世人所敬仰,所赞赏。同时受到历代执政者的丰图义仓碑文充分肯定。


丰图义仓不仅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而且经历百余年风雨后至今仍在使用。1958年国家兴建三门峡水电站,实施移民工程,丰图义仓所在的朝邑老县城合并到现在的陕西大荔县,朝邑成为大荔的一个古镇,丰图义仓则改为朝邑镇粮站,成为当地重要的储粮基地。


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仓规模,还是从储粮历史,或者是从古仓今用方面讲。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远眺丰图义仓,仓城巍然独立于黄河西岸的老崖上,地势险要。丰图义仓的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夯土筑城;外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土墙已经颓败不整了。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垣内周列仓廒58洞,墙内为仓,相隔排列;墙内有砖瓦结构的廊檐,由木柱支撑,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廊檐既可以防雨防潮,也可以临时堆储粮食,以方便晾晒。


196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丰图义仓”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至1977年大荔县文化和粮食部门投资5万余元将仓顶、仓楼进行了修葺,并将慈禧太后为阎文介公祠题写的“龙”、“虎”石刻二字移至丰图义仓朱文公祠两侧。近年来,又经修整,被市政府辟为沿黄旅游的一处景点,不时有游客光顾。

 

PYAngel(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