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城市总体规划

家乡区县: 山东省莒南县

 

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莒南县城实际情况,本轮规划着重解决好工业用地不足与人口发展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向导优先扩大城市产业用地,增强经济实力,以产业推动城市建设,实现人口集聚。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遵循“东优南上,西进北限”的原则,近期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以

 

将实现由传统县城发展为现代化城市;由县城中心城市发展为临沂东部的副中心中等城市;由资源型产业城市发展为资源带动复合型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临沂市是全国性商贸中心之一,而日照和连云港都是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组成部分,区域物流循环体系已经形成,莒南要主动参与,在这一体系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争取成为区域物流循环体系中的一个独特支点。

 

通过对莒南城市的区域角色与功能定位的分析确定了莒南城市的区域角色定位是临沂——日照——连云港城市群中的增长极;区域物流循环体系中的重要节点;鲁东南山水旅游——滨海旅游的过渡城市;莒南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是区域商贸流通基地,具备临港产业、食品加工业、化工业、流通四大主导功能,以及特色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等辅助功能。莒南县城城市性质概括为:临沂——日照——连云港城市群中的副中心城市,以发展商贸物流、临港产业、旅游为主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城市总体用地布局规划在保护北部天佛风景名胜区的前提条件下,坚持走集约紧凑的布局模式,沿十泉路向西作为城市发展主轴,拓展城市空间,形成“两核、三轴、四区、四楔”的城市布局结构。

 

两核:即一是老城区核心服务区,即以原有老城区的商业服务中心为基础,形成老城区核心服务区。承载城区传统商贸、综合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等功能。二是以新行政中心为基础,整合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新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

 

三轴:即一条城市空间发展主轴,两条城市空间发展次轴。

 

一条东西向城市空间发展主轴是指沿十泉路向西拓展城市空间,在十泉路两侧形成行政办公、大型商贸、文化、休闲等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空间向西拓展的主轴。

 

两条南北向城市空间发展次轴,一是在老城区以现有商业行政中心为依托,沿隆山路、天桥路向南北两侧发展,形成老城区南北向城市空间拓展轴。二是以新城区核心服务区为基础,在西二路、西三路之间形成南北向拓展的大型公建带,成为新城区重要的公建发展轴。

 

四区:即指城市四个主要功能区,分别是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和商贸物流区。

 

四楔:即城市周边的四片绿楔。

 

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将城市道路分为四个等级:外环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规划形成“七横七纵加一环”的主干交通路网骨架。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提出实施“山林围城”和“山水城市”建设战略;努力构筑“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将莒南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生态型山水城市。形成“三横四纵滨水绿廊,七横七纵道路绿廊,八方绿楔入城中,十大综合公园点缀”的绿化体系。将鸡龙河沿岸滨河绿地、龙王河沿岸绿化带、白龙河沿岸绿化带、陡山输水干渠绿化带和城区周边自然山体共同纳入城市绿地系统,凸现“山水莒南”的格局。

 

规划确定莒南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十字路镇、岭泉镇、相邸镇和马鬐山景区(陡山水库),总面积为34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近期为23万人,远期为35万人,远景为45万人;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27.6平方公里,远期为41.3平方公里,远景为60平方公里。

 

主要规划成果包括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总体用地布局、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规划、综合防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远景发展设想九项规划。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孙一冉网络营销能力秀的主页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孙一冉的梧桐子主页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孙一冉的新浪微博

糖很甜(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