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棠湖公园

家乡区县: 成都市双流县

       棠湖公园位于双流县城西南,为我县历史上首次按正规规划设计建设的市级风景园林。公园占地约200亩,水体面积70亩。在规划设计上吸取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多景区集锦式的布局方式。而在山水、植物、建筑、小品和风景设计上又着重体现川西风景园林的地方特色。公园的八大景区和八个景点均融合了作为古蜀故都之一的双流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以寓教于游,陶冶游人,年接待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 

        棠湖公园的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有聚有分,各区景物皆借“水”字做文章。而植物配植除竹、柳、樟、桂等基本绿化外,着重突出双流特产贴梗海棠,在园内广种各类海棠。于是湖以棠名,园依湖就,故名为“棠湖公园”。棠湖公园凝聚着双流山川之灵气,地域之精华,风物之雅韵,人工之睿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蓉城西南的平畴沃野上。 

        公园八大景区的各组建筑,几乎包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各种形式。园内楼台掩映,亭廊错落,轩、榭、斋、馆无一不与风景环境丝丝相扣,无一不体现川西园林建筑的风格特色。寓意“玉双流”的主体建筑玉流馆,楼阁宏丽,雕饰精巧、水榭曲廊、徘徊连属,楼前有潺潺流水,水畔有听涛小轩。南望棠湖、亭桥入画;西顾芙蓉,敞榭临溪;耳声目色、令人舒怀。背依竹岛、布局巧妙的馆霞榭,屋舍精雅、平台宽阔、令人联想起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的意境。影射双流已圯南塔的薰风塔,则层楼迭起,高踞山巅,为全园景观控制中心。登临塔上,可俯瞰全园,并能远眺园外平畴沃野和双流国际机场。可观竹里馆庭院,展示双流古代历史文化的瞿上堂,移景双流八景之一金花夜月的映月楼,由双流籍名国画家李文信教授题字的《海棠香国》照辟和由名国画家范曾先生题字的棠湖公园大门等古典园林建筑,皆纷呈异彩,各具风姿。更为令人赞叹的是各组建筑的石刻、木雕技艺,不少构件堪称精品,完全可以与真正的古建筑工艺媲美。 

        在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直接过问和大力支持下,占地200亩、拥有20余组古典楼、台、亭、阁、廊、榭、庭院的大型公园,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开园迎接游客。历年来公园利用自己环境优势,先后举办了四届海棠花展、金秋菊花展和成都市二十一届灯会、国际书法展、四届灯会等大型文化艺术表演,宣传教育活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好评。二00二年四月以来,县政府根据县人大第十四届人代会六次会议精神,对棠湖公园实施“拆墙透绿”,实行开放式管理,投入巨资,为了使周边环境与园内景观相匹配,我们邀请了省内外诸多园林景观设计专家进行设计、论证、制定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增加了文化墙、陆游咏海棠、音乐喷泉、演艺广场等景观。文化墙高5米、长60米,气势宏伟,彩用石刻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古双流灿烂的发展史。陆游咏海棠,收集了古今著名咏海棠诗词,数十余篇,文化氛围浓厚,与同区景观相呼应,充分体现了棠湖公园以海棠命名的园林特色。音乐喷泉巧妙地利用公园湖水资源与城市街道融为一体,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身,增加了水之灵气,形成了公园园区与城市街道的自然结合。园区内演艺广场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音响设备齐全,近年来承办了多次大型文艺演出和群众集会,使公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为双流县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wangqin516(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