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文光塔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文光塔位于潮阳古城的中,是潮阳人民心眼中一座风水宝塔。

 

文光塔为八面七级。就是中国典型的文昌塔。现在已经建成文光塔公园,我们冒雨来到公园,正好遇到文光塔管委会的曾向辉先生,他听说我从北京来,非常热情,立即带着我们,自当导游,陪同登上了文光塔。中国古城以前建设时都有文昌塔,所谓的文昌塔就是祭拜文昌帝君的位置,文昌帝君一直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两宋以前,“文昌”仅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虽象征文学,但并非人格神祇。科举考试虽始于隋,然至宋代方成为士人求官最为重要的途径,也因之求取功名的各地学子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莫不在自身努力读书之外,祈求原乡各种神明的帮助。

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古时一般一个地方出了进士和当了官的人,为了回馈家乡,都出钱的家乡建文昌塔,一般的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都是阳数。层数越多,高度越高,摧文摧贵的威力更大。潮阳的文光塔无论从外观和内面的供奉内容都应该是中国内地的文昌塔。完完全全是中国道家和传统文化的产生物。回来之后,我查了一下,潮阳在历史上非常出人才,据地方志乘记载,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至崇祯七年(1634)这249年中,潮阳共有35人登进士,明清全国进士23662名,广东占890名,而当年在不足10万人口的潮阳,居然有35名,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据曾向辉先生介绍,潮阳文光塔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距今八百多年。咸淳二年(1266),道人赵汝篪重建,并放置上千个佛像于塔内,才称“千佛塔”。值得一提的是,时为道人的赵汝篪,不在塔中放置神仙人物,而是置千佛,可窥见当时潮阳崇佛之盛况,同时也印证了道释在潮阳是互相兼融,互相包容的现象。这种兼融现象,对当时当地儒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到许多儒生有着宽博的胸怀,高瞻的眼界,再经过一代又一代地积淀后蓄势而发,至明朝,潮阳出现了人文昌盛的局势。据说明朝时因地震,塔址处放出毫光,人们认为这征兆是人文昌盛的又一显现。到崇祯八年(1635年),潮阳知县漆嘉祉主持复建时,潮阳人吴仕训便把塔名改称为文光塔,一直沿用至今。清嘉庆二十年(1815),潮阳知县唐文藻对塔进行全面修缮,还在塔门两边题刻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这副对联,更进一步奠定了文光塔的文笔形象。尤其在三层至七层塔壁,分别设置文昌帝君、玄天上帝、观音菩萨、佛祖、三清天尊的圣位,这更赋予了文光塔灵应之气,从而使文笔形象声名远播。

五笔蟹(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