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刘仲莹

家乡区县: 莱芜市莱城区

刘仲莹,原名刘盛玉,1911年生于莱芜市鹁鸽楼村,后举家迁居口镇。 刘仲莹幼年天资聪慧,于1925年考入县中。他学业超群,风流倜傥。目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时局,他忧国忧民,积极寻求革命真理。1928年,他从县中毕业,父亲要他学做生意,他说:“做生意只能救一个小家庭,我要救‘民族'这个大家庭。”翌年秋,他考取了济南省立高中,期间,谒识了左冀作家胡也频。为钧深致远,于1930年夏辗转去上海,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刘仲莹返回莱芜,遂在鹁鸽楼展开建党工作。至年底,他发展了5名党员,成立了中共莱芜特别支部,自任特支书记。
   他进一步加强了党建工作,至1932年初,已在全县建立口镇、县师、祥沟等十余个基层支部。随着党的发展、壮大,同年秋后在云台山和尚洞成立了中共莱芜县委,刘仲莹同志被选为县委书记。县委成立后,经多方周旋,推选我们的同志担任了县农会领导。农会在县委领导下,广泛发动各界人士,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地主豪绅、贪官污吏的斗争。1933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迭遭破坏,莱芜党组织与上级失掉联系。刘仲莹一方面坚持领导党的活动,一方面千方百计寻找上级党组织。为此,他多次变卖自己的家产,到济南、上海等地活动,寻找党的关系。1935年10月,周(茂森)刘(伯戈)叛党事件发生,国民党捕共队到莱芜搜捕共产党员,刘仲莹领导了这次反叛斗争,他安排其他县委委员转移,自己留在本县坚持工作。是年底,他与赵健民、鹿省三等人组成了中共山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仲莹 同志被推为工委书记。
   1936年秋,省委调刘仲莹到鲁西北特委工作,他化名李济安、范明生,在聊城一带开展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参加游击战争。因夜以继日的工作和斗争,致使积劳成疾,患了肝病。组织上送他回老家休息治疗,他怕影响工作,几天后又返回鲁西北,不久病情急剧恶化,党组织设法把他送进济南齐鲁医院治疗,但因为时已晚,救治无效,于1938年古历2月27日赍志而逝。时年27岁。

阿静(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