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贤之一---谭性教

家乡区县: 莱芜市莱城区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政治、军事、思想、文学、史学等方面的杰出人物,推动和影响着莱芜的历史文化,其中谭性教、亓诗教、张四教三人,既是名宦贤吏,又是文化名人,在莱芜历史上影响深远,是莱芜古代三贤,是重量级的文化符号。——— 建议在莱城有利路段街侧公园内规划建设“古代三贤亭”,置谭性教、亓诗教、张四教塑像,以张扬古代名人效应。
■谭性教(1578-1635),字生伯,号笠石,晚号黄雪居士,莱城区谭家楼村人,史上以文武持衡留名。他26岁考中举人,33岁考中进士,被授予河南陈留知县。到任后勤勉谨慎,认真考察,励精图治,兴利革弊,境内大治,民以安居。万历四十四年(1616)任河南襄城县令,任上推行“赈荒投柜”的救荒之政,深得民众赞颂,同时重视教育,教化士民,治理地方政绩卓著,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调往京城任职,泰昌元年(1620)升任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天启五年(1625)升任稽勋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升任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宁夏兵粮兼摄学政,治军有古儒将风。崇祯元年在莱城为其建“文武持衡”坊,敕封中宪大夫。崇祯二年(1629),因患足痿之症请归引退,此时“军民庶留,哭送者数万人”。如今,在襄城县城南门外红石桥头,仍然存有立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明代襄城知县谭性教功德碑。谭性教“十有五而进于学,三十三而仕,五十二而退,五十八而逝”,有《留襄谳语》、《金陵谱序》、《黄雪山房集》等诗文卷及文、记、序、表、传等文章多篇留世。

阿静(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