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县-米粉情结

家乡区县: 广西钟山县

在广西,米粉无处不在。曾有这样的说法,广西人可一日无米饭也不可一日无米粉,可见米粉对我们广西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我的米粉情结则是缘于额头上的一道疤痕。   小时候,收了秋稻的新米,老妈就在家里自己磨米做米粉。找来扁平蒸盘,把磨好的新米浆倒入盘子里,放进大锅里一蒸,三分钟就出锅。然后找来砧板和刀,麻利的切下一片片的细细的米粉。新出锅的米粉即可入口,假如加上原先配好木耳炒碎肉油豆腐片等配料,用开水一烫,洒上葱花,加点酱油。那味道掺合着新米的鲜香,滑溜溜的,爽口入胃。五岁那年,一个下雨天,老妈又照例做米粉吃。刚出炉的新鲜米粉给我烫好了满满一碗,妈妈一再强调我要在厨房吃,不能端出外面吃。但是我不听,执意要端出外面边看电视边吃。当我把满满一大碗粉端上沙发,刚想把膝盖趴上去,谁知道膝盖正好压在了碗上,碗掉在地上陶瓷片碎了一地,我也摔了下来一头扎进这满是碎片的地板上,顿时鲜血直流。奶奶赶紧跑过来用手捂住我的额头,背我去医院,后来缝了五针,才勉强把伤口合上,但是那到3厘米长的疤痕却永远的留在了额头上,成为儿童时代那抹不去的岁月记忆。   从那以后,我发觉我更加爱上了吃米粉。圆粉、切粉、细粉,老友粉、螺蛳粉、三鲜粉、酸辣粉、狗肉粉、羊肉粉、鸡肉粉等等,凡是粉的都百吃不腻。后来还延伸到了面,老友面、兰州拉面、朝鲜冷面、油泼面、陕西凉皮等。   钟山是南方一座典型的小县城,饮食风味和广西各地大同小异。米粉也是钟山人最爱吃的早餐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米粉店,刚刚到钟山那会还没成家,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几乎尝遍了钟山的米粉。   米粉在早时的烹饪书《食次》中,记为“粲(càn 本义为上等白米)”,而到了北魏时期《齐民要术》就有了具体做法的记载。 在钟山,米粉有“圆粉”和“扁粉”两种,“圆粉”在云南称为“米线”。钟山人称“米粉”,采用粘米为原料做成,是钟山民间最早出现的米粉。民间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经过淘、泡、磨、烧、舂粘、挤榨等六个步骤。扁粉也是采用粘米为原料,但制作工序比圆粉要简单得多。无论米粉还是扁粉,都有入口爽滑、易于消化的特点,深受钟山人的喜爱,人们不仅早餐吃,有时中餐也以米粉为主食。   吃粉,我相信很多人除了追求粉的鲜美味道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人吃起来特别舒服,心情舒畅,特别是夏天空调很凉的时候,在里面吃粉简直不想出来。而环境差的,路边摊、巷口等地,则让人吃得没那么入胃。在钟山北路,有一家红辣椒米粉是年轻人最爱光顾的粉店,特别是中午,下了班不想回家煮的单身汉甚至一些成家的也来这里解决中午。这里的粉加有特制的调料,小红辣椒够辣,味道十分独特,有种想把汤水都喝尽的感觉。特别是这里环境幽雅、空调凉爽,即使加辣吃起来也无需大汗淋漓。   来到钟山,狗肉粉是必尝的一道美食。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把狗肉的美味形容到了极致。而钟山狗肉的煮法了,生炒狗肉,加上配料,翻翻炒炒几分钟就加上高汤熬,熬到狗肉可以咬动为止,就调上豆腐乳辣椒等调料,就可以吃了。吃了狗肉,狗肉汤就可以用来烫米粉吃。不用配其他料,只需洒上葱花就很美味了,熬出的狗汤香料入胃,浸入米粉,味道香浓。   在钟山书香路,整条路就有许多家早餐店。这些早餐店除了两三家卖馒头和豆浆油条的甜品店以外,其余全部是米粉店。在这条街上,各式各样风味的米粉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米粉、切粉、肠粉、油茶粉,卷筒粉,柳州螺蛳粉,北方面,脆皮粉,荔浦酸辣粉,狗肉粉等等。热腾腾的蒸气中粉香弥漫,人影憧憧,给人以格外温暖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米粉也得到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在钟山,由于人们对米粉的特殊情结,米粉的需求量很大,今天的钟山县城和下面的各个乡镇,都有专门的米粉加工厂和作坊,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进行加工,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在钟山很多地方,人们在下雨天没有办法出门劳作或是逢年过节时,左邻右舍都会聚集在一起制作米粉,皓白的粉条俨然就是一条条美丽的飘带,连着西家也连着东家,邻里之间因为米粉而互通有无,守望相助。也许这就是钟山人为何钟情于米粉的理由吧?

小军军(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