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社会文化

家乡区县: 安康市汉滨区

   气候水文

       汉滨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799.3mm,60%集中在7、8、9月,最低值540.3mm(1966年),最大值为1109.2mm(1983年) 相差568.9mm;无霜期263天,年日照时数1811.5小时,年≥10℃积温为4000℃-4400℃,历时220天;年太阳总辐射量107.53千卡/cm2, 全区过境河容水总量为213.33亿m3,自产水13.061亿m3。其中地表水 10.654亿m3,地下水3.001亿m3,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420m3。境内河流纵横,沟溪密布,汉江(长江一级支流),境内流长工110.2公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7条,5km2以上的河沟有210条。 汇入区境汉江段的二级支流有蒿坪河、流水河、月河、神滩河、岚河、吉河、黄洋河;汇入的较大三级支流有恒河、付家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55mm,年均径流总量为13.06亿m3。

交通

       汉滨区有汉白公路(316国道)及恒(口)叶(坪)、安(康)岚(皋)、恒紫(阳)、安旬(阳)等支线公路。水运在本区也有一定地位。阳安、襄渝、西康三条铁路在汉滨区相交,是沟通我国西北、西南、中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外,还开辟有通往西安、武汉的民用航空。

林业资源

      全区现有林地总面积387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70.8%,其中:有林地174666.7公顷,灌林地 57784公顷,疏林地1577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5792 公顷,森林履盖率47.9%。在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 30952公顷,占18%,用材林面积59224公顷, 占34.3 %,薪炭林53901公顷,占31.3%;全区以蚕桑、 板栗、花椒、小杂果等为主的经济林3.47万公顷,占16.2%,特用林186公顷,占0.1%;竹林167公顷,占0.1%。截止1999年底统计,全区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42.4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活立木蓄积量为230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805立方米,散生木蓄积3.9万立方米,在有林地蓄积中,防护林蓄积19.3万立方米,平均蓄 积14.6立方米/公顷(幼龄林6.7立方米/公顷,中龄林24.9立方米/公顷,近成过熟林68.5立方米/公顷);用材林蓄积171.1万立方米,平均蓄积28. 89立方米/公顷(其中幼龄林13.2m3/公顷,中龄林28.9m3/公顷,近成过熟林68.5m3/公顷),薪炭林蓄积39.1万立方米,平均蓄积3.3m3/公顷;农田林网、四旁植树4000万株。

主要森林植被群落分布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北有秦岭阻挡寒流的侵袭,气候温暖温润,为亚热带植物提供了越冬条件。区境内的南北二山与月河、汉江河谷相对高差为1900m以上,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导致植物群落垂直变化明显,形成亚热带与温带植物混交类型。亚热带植物有:茶树、甘结、柚、、香园、油桐、油茶、无花果、桂花、黄栀子、枇杷、夹竹桃、芭蕉、毛竹等。毛白杨、早柳、榆树等温带植物分布亦很普遍,显示的植被群落多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亚高山暗针叶林带,常绿阔叶树种达160种。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多分布于汉江、月河谷地,北部海拔400-800米之间,南部多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地区, 主要有壳斗科、樟科、木犀科、山茶科、蔷薇科等植物,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区境北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代表植被科类为落叶阔叶林,以栓皮栎,麻栎松、桦等为代表; 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本区主要在海拔1800米以上,面积不大,可形成纯林,以冷杉为主。

(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