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明间文艺

家乡区县: 郑州市金水区

郑州剪纸也叫“绞花”,剪纸内容多样,有花草树木、郑州剪纸
郑州剪纸
鸟兽虫鱼、人物故事,也有福、禄、寿、喜、吉祥等字样,剪纸作品一般用于年节时装饰门窗、墙壁、顶棚用来烘托节日气氛,还有的剪纸被用来做刺绣的花形底样。婚礼上的喜花剪纸,多年来也较流行。早些年一般是用大红纸剪成双喜字,吉日时贴在大门两边或放在家具上,还有作为新房装饰的大幅喜花,都为现行的婚礼录像增添了热烈的喜庆气氛。
郑州花灯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民众都要玩的一种灯笼。进入正月,居民们就开始制作花灯,花灯造型有人物、走兽、飞鸟、虫鱼等,也有以灯火为动力的走马灯、羝羊灯、斗牛灯等,还有用绢纱制作的宫灯、六棱灯等。有地方的会举办灯展、灯会或灯赛。
抓子儿是郑州民间传统儿童类的游戏项目,抓子儿
抓子儿
抓子儿游戏在郑州地区流传很早,在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和巩义市的嵩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王母娘娘在黄河嵩山视察民风,在娘娘山玩抓子儿游戏的故事。抓子儿有抓五子儿、抓七子儿、抓九子儿、抓十子儿、抓十一子儿。抓子儿所用的“子儿”一般是用砖瓦陶片砸磨成的小圆球儿,也可用现成的圆石子儿,现在一些孩子也用玛赛克制作。
另外,郑州民间还流行狮子舞、麒麟舞、龙灯舞、大头和尚、竹马舞、棒棒鞭、张公背张婆、挑花篮等各类民间舞蹈,其中大头和尚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舞蹈项目,和尚头戴笑脸面具,女主角上场表演小跑步、拾金钱、整容等动作,和尚和女主角再通过捅耳、敲头等动作,展开戏闹场面。挑花篮源自于宗教崇拜,是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参加者以妇人为主。在大型庙会上,数以百计的中老年妇人肩挑“花篮”,边舞边唱,有时彻夜不息。

青铜门内的小蘑菇(2014-10-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