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有 “皖北门户 ”之称。被誉为" 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 "。涡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S202省道、S307省道、青阜铁路、济祁高速、五级航道穿境而过。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21个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户籍人口15
涡阳县
0.79万人。境内有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红城子遗址、东太清宫、尹喜墓、嵇康墓、范蠡墓等文物古迹及景点。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直管县。安徽省经济十强县之一。是道教鼻祖老子(本名李耳)的出生地。
中文名称:涡阳县
方言:中原官话
外文名称:Guoyang County
气候条件:亚热带和温暖带半湿润季风过渡段
别名:肥水县、道源县
著名景点:涡阳天静宫景区、红城子遗址、嵇康墓、东岳庙、陈抟卧迹
行政区类别:县级
火车站:涡阳火车站,天齐庙站,涡阳南站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安徽省
车牌代码:皖S
下辖地区:4个街道、21个镇、1个工业园
城市名片:生态涡阳、能源新城、老子故里
区政府驻地:涡阳城关街道紫光大道
特产:高炉酒、糖醋蒜、苔干
电话区号:0558
城市精神:万众一心、团结拼搏、争先进位
邮政区码:233600
现任领导:县委书记巩中,县长杨学国
地理位置: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腹地
面积:2107平方公里 人口:149.59万人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处亳州市中 涡阳天静宫心地带,有皖北门户之称。涡阳南北长52.5公里,东西宽45.5公里,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涡阳名源于古涡阳城。涡阳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迄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豪代起、贤哲如林,诚钟灵毓秀之地,系蕴才积盛之方,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范蠡、庄子、黄石公、张良、嵇康、等。先后在这里活动过,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给涡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
涡阳是安徽省建设中的县级中等城市[1],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辖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 、涡北街道四个街道办事处, 1个省级工业园AB两区,21个镇和1个林场。户籍人口149.59万人。政府所在地:涡阳城关街道紫光大道。
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徐阜、永青铁路穿境而过,西距京九铁路60公里,南距阜阳机场80公里。高速公路西连济广线、南通南洛线、北倚连霍线,S202、S307省道交汇于县城,新修建的济祁高速贯穿南北。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光纤到户、3G网络、无线城市、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
涡阳物产丰富,盛产粮、棉、油、烟,质优量大,被列为全国优质棉、和全国产粮百强县;涡阳,地下矿藏资源巨大,境内含煤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多达32.5亿吨,被列为全国13个亿吨能源基地的第八大主产区,涡阳产业支柱明显,涡阳地理位置主导产品为煤炭,煤化工,汽车轮船生产及配件,酿酒,畜牧产业,肉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品牌产品有高炉家酒,义门苔干,高公糖醋蒜,三星磷肥等。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厚的地域特产,巨量的能源储备,决定了她在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006年12月,涡阳县被列为全省首批12个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试点县之一,2007年涡阳摘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竞争力第一名的桂冠,县域经济强势增长,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6.7亿元,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2]预计2015全县生产总值将达260亿元以上,涡阳,正进入井喷式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涡阳县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6.5—34.5米,坡降约七千分之一。由于降雨、河流的侵蚀作用和人类的长期活动及近代黄泛影响,平原地区又有不同的微域地貌,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中部的涡河、北部的包河和南部的西淝河两岸受黄泛的影响最大,为近代黄泛沉积所覆盖,地势较高。涡河与包河、涡河与西淝河之间是两片低洼的平原。全县地貌大致可分为石灰岩岛状残丘、河间平原、黄泛沉积平原三种类型。
涡阳县现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150多处,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1990 年11月涡阳县将石佛寺、东太清宫、嵇康墓等34处文物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公布涡阳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化、传统戏曲、传统手工艺术等共21项,2009年涡阳老子传说、棒鼓舞已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有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红城子遗址、东太清宫、尹喜墓、嵇康墓、范蠡墓、辉山革命烈士陵园、新兴新四军旧址等文物古迹及景点。
2 矿藏储量
位于全国13个亿吨能源基地第八主产区,含煤面积565平方公里,现已探明储量32.5亿吨,煤质优良,已投产和在建煤矿3对,2020年前将建成11对矿井,年生产能力可达2000万吨。
3 农业特色
耕地面积198万亩,盛产粮、油、棉、中药材和猪、牛、羊、鸡、鸭、鱼等多种大宗农副产品及土特产,全国优质粮、优质棉生产基地。国内独有的土特产贡菜——苔干,享誉海内外。自主培育的“皖麦38”被评为国家级优质小麦而广泛推广,“中涡1号杨树”被评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26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0.6%。
4 历史文化名人
涡阳贤哲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名人张良、嵇康、张乐行等,在这里创造了不朽的历史文化。当代风云人物刘少奇、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等,曾先后在这里英勇抗日。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嵇康墓、陈传卧迹、范蠡冢、捻军会盟旧址、张乐行故居、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和辉山烈士陵园等景点。
5 经济发展
近年来,按照县委提出的“振奋精神鼓实劲,围绕重点抓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化措施抓落实,顽强崛起上台阶”总体要求,确定了“全省争先进、皖北创一流”的发展目标,盯紧盯住、抓细抓实、创新创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128.2亿元,增长15.6%;完成财政收人10.0亿元,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66.2亿元,增长62.4%;规模工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33.5%;引进县外资金51.3亿元,增长47%;利用外资4560万美元,增长51.6%;农民人均纯收入5106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5万元,分别增长17.4%和24.3%。
6 近年概况
随着老子庙天静宫遗址以及大批文物的发掘出土,老君殿的顺利修建,连续成功举办老子庙会、老子文化节、老子朝圣大典等活动,涡阳的知名度日趋提高。海内外人士前来拜谒老子故里,寻觅老子遗踪,在这里投资兴业的人越来越多。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涡阳正以华夏平原绿洲、中国苔干之乡、酒肉化机药集群的崭新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涡阳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梁宋陈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的称誉,为历代商贾往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全县国土面积210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94平方公里,其中50平方公里为规划建设用地,其余作为发展备用地、风景区和生态湿地存在。涡阳处于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外,其余均为一望无际的沃野。1991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市)之一,著名的中国苔干之乡,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百佳县”、“全国粮食生产生产标兵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2006年列入安徽省首批12个扩权试点县之一。
7 地理位置
涡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年平均气温14.6度,无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热、水资源丰富。
8 自然资源
涡阳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粮、棉、油、水果、蔬菜、药材和黄牛、山羊、家兔、鱼虾、河蟹等,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大,被列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山羊板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跨入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百佳县、秸秆养牛十佳县之列,与蒙城、利辛县一并被誉为“全国中部地区黄牛金三角”。尤其是义门苔干堪称食苑珍品、天下之最,因此涡阳又被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
9 矿场资源
涡阳县矿场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现已成为该县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涡阳地下优质煤蕴藏总量达到27亿吨,大理石总储量780万立方米,石灰石总储量3720万立方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被列为全国13个亿吨能源基地的第八个主产区,截至2011年,涡北煤矿、袁店二矿、刘店煤矿已建成投产,信湖煤矿正在加快建设当中,大段家、蒙关、花沟、徐广楼等矿区正在筹划中,到2020年涡阳县将建成11个矿井,使之成为新型的能源基地。此外该县的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他资源也有很大的开发与发展价值。涡阳著名特色菜,干扣面。获得不少不错的口碑。
10 行政区划
涡阳历史悠久,涡阳汉为城父、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
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
1979年3月,划雪涡、涡阳、涡亳合并为涡阳县。
1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
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的地级亳州市成立,涡阳县 涡阳县行政区划[7]由阜阳市划入亳州市。
2004年底,涡阳县辖24个镇、2个乡,1个林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93192人。
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涡阳县调整行政区划:
一、撤消张老家乡,将张老家乡所辖行政村分别并入义门镇、新兴镇和新设立涡北街道。
二、将耿皇乡、牌坊镇两乡镇合并设立牌坊镇。
三、撤消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撤消城东镇,设立城东街道。撤消城西镇,设立城西街道。撤消闸北镇,设立涡北街道。
四、将双庙镇更名为涡南镇。调整区划后的涡阳县现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