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一直都很有商业气息的城镇,那是一个有西施坐镇的城镇,那是一个人人都很坚强的城镇,那便是我的家乡——淅川。
她只是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面积不到3000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那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那里民风淳朴,生活和谐,那里山川起伏,绿树丛丛••••••她或许并不繁华,但是确实是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她或许并不发达,但是那里的人们确实是在以他们的劳动来富强这个城镇。淅川是一个典型的河口冲积平川,或许说她是一个盆地更为合适。周围围着起伏的山丘,有时候站在山顶上你就会发现下面的景象就如同身临古老的四川居民地一样,那种强烈的即视感让你不知道不觉间就喜欢上了这个城镇,那种平静的视觉感和那略带泥土清新气味的新鲜空气,无时无刻不对你倾诉着这个城镇的美好。
淅川的主城区并不大,每每想看看他的时候只需要带着一瓶水,动用你最原始的交通工具走上一两个小时便可以将整个县城收入眼中。她没有太过繁华的街道,但却有走起来热热闹闹的地方。逛起来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这边是人们最真实的生活,体会起来总是满足中夹杂着新奇。大街小巷中最不缺乏的便是各种小吃,因为季风气候这里虽然米和面都有,但是祖祖辈辈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吃最平常的面条,所以各色的面食便是主类。在县城的日子里,你很少能在街上看到哪个地方售卖米饭,就连学校的食堂,米饭也是少之又少。而县城的人们对面条的配菜基本不挑,就算是一碗白面条,放点咸酱人们也可以吃的津津有味。面条就像县城的人们,精细却包含着所有必须的东西,淳朴却夹杂着无限的可能。
丹淅,楚都叫起来这两个名字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城镇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险要的地势,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的称号。同时作为旧时楚国的国度在古代的经济地位也不容忽视的。淅水长流,流经城区的河流一条是黄河的分支灌河,另一条便是淅川的母亲河淅水,古称丹水、淅江、粉青江,是汉江的最大支流,全长384公里,淅川境内长107公里,流域面积2616平方公里,流经荆紫关、寺湾、大石桥、滔河、老城、盛湾、马蹬、仓房、香花、九重等10个乡(镇)。淅水不深却养人养物。有山有水也是一大乐趣。伏牛山是秦岭的“尾巴”。“八百里伏牛”虽然在县城境内并没有贯穿太多,但是那郁郁葱葱的山林还是为是“山城”增添了不少绿色,再加上那山顶伫立的西施石像和与之相对的商圣祠也是城中人们口中长谈的美事。安静的县城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却以另一种美丽照顾着人们的生活。
21:22:032014-10-1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