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民俗——关帝庙会

家乡区县: 湖北省荆州区

   荆州一出现在人们脑海中就会荆州古城、荆州中学、荆州锅盔,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荆州的民俗——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13是荆州人民为了祭拜用生命和鲜血保护荆州城和城中百姓免于战火的关公的日子。(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荆州那一带的荆州的大人小孩,几乎每人都能讲上几段关羽的故事,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刮骨疗伤等。最让我感动的是“刮骨疗伤”,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不用捆。"然后吩咐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此后,关公的忠义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地。

   他不仅在荆州留下了众多遗迹,以及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而且当吴军袭占荆州城后,他虽已兵临城下。却为保护他亲手修筑过的荆州城和城中百姓免于战火,毅然放弃攻城,西走当阳麦城,最后临死不屈被擒斩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其忠义仁勇精神,从而形成了历久不衰的关羽文化,包括他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荆州百姓历来怀念这位建城、护城有功之人,更极其崇敬他的忠义仁勇精神。他在荆州黎明百姓的心中已化身为圣君。每到正月和农历5月13这天,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崇拜关公,已成了延续千年的习俗。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经常聚在荆州关帝庙,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义精神,给关公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荆州关帝庙管委会负责人自豪地说,“为了传承关公的忠义仁勇文化道德精神,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都聚集在我们这里。这小小的关帝庙,有时候就象一个小小的联合国。” 

   荆州关公馆,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遗憾的是,日军侵华期间,庙宇遭到了致命一击,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江陵县政府按清乾隆县志载古关庙建筑布局图样,在原关庙遗址上复建荆州关帝庙。如今的庙宇数经改造,虽早已大非原貌,但庙内元末明初所植的“夫妻银杏”,尽管雄树已毁,雌树依然枝虬叶茂、苍劲挺拔。整个庙宇仿原关庙风格,殿宇分仪门、正殿、结义楼、陈列馆等。所有建筑,一律灰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独具魅力。步入仪门,上方高悬清乾隆御匾“泽安南纪”;大殿正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赐匾额“威震华夏”;殿内挂着清雍正御赐的“乾坤正气”匾额。大殿内关羽塑像高丈余,身披重铠,长髯飘飘、威风凛凛;关公两侧的关平、周仓,亦显得粗犷矫健、彪悍勇猛。大殿两旁内壁上,有关羽“镇守荆州”、“迎亲救主”、“义释曹操”、“单刀赴会”、“驰援当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父子忠魂”等巨幅壁画,再现了关羽忠、义、仁、勇的高大形象和荆州人对他的景仰之情。大殿和结义楼之间的甬道上,有一尊威严的关帝石雕像。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yy_yy1992

区县家乡的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hubei/jingzhou_jingzhou.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2916384037/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ser/default.aspx

丢丢(2014-04-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