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历史

家乡区县: 烟台市芝罘区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南邻青岛,西接潍坊,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北京海上门户。全市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岛屿63个。辖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金山港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长岛县,以及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人口702万,少数民族47个。

    烟台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之一,中国十大幸福感城市之一,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之一,被誉为“山海仙市”。同时也是国际葡萄酒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1] 烟台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

历史沿革编辑烟台市因境内烟台山得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预防倭寇,曾在今烟台山设狼烟墩台。

早在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国。秦代属齐郡。汉代属东莱郡。

晋属东莱国。南北朝属东莱郡、长广郡。

隋属莱州。唐属登州、莱州。宋、元因之。

明、清属登州府、莱州府。

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

1938年1月19日成立胶东军政委员会。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7月成立胶东区行政公署,辖东海、西海、南海、北海4个专区。

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烟台市。1956年文登、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地区。

1983年11月,撤销烟台地区,烟台市改为地级市;将原烟台地区的牟平县等12县划归烟台市管辖;威海市仍为县级市;原县级烟台市改为芝罘区;撤销福山县,其行政区域并入烟台市;将莱西县划归青岛市。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1987年6月15日,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1991年11月30日,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1991年12月21日,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1994年7月2日,撤销牟平县,将牟平县的莱山、解甲庄两镇成建制划出后设立烟台市牟平区,区政府驻宁海镇;设立莱山区,辖原牟平县的莱山镇、解甲庄镇和芝罘区的初家镇,区政府驻初家镇。

1998年,烟台辖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4个区,长岛县以及龙口、莱阳市、莱州、蓬莱、招远、栖霞和海阳7个县级市,共11个街道、159个镇、32个乡,6568个行政村。

2000年4月28日,民政部(民函[2000]54号)批复同意烟台市政府机关临时迁入莱山区芙蓉路6号区政府办公楼。

萌萌@(2014-10-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