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南北长3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1993年,在山顶建成的潍坊教育电视台发射塔,高耸云霄,巍巍壮观。省级交通干线潍蒋路从东南侧经过,1995年又建成6000多米的环山公路。浮烟山南北列嶂,横际平野,郁郁葱葱,崖涧幽深,泉水淙淙,景色优美。虽无崇峰岩崖,但层峦叠嶂,仍不失绮丽幽雅,苍茫雄浑。按照潍坊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浮烟山将逐步建成山水一体化的大园林格局。
浮烟山森林公园,地处潍坊市西南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美,文化遗址繁多,历史上汉代丞相公孙弘故居、麓台书院、朴生泉、修贞观、南燕太子慕容超读书处,元代吏部尚书张启岩亲书《麓台秋月》碑文皆建于此。
为庆祝第十七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该园与潍坊市风筝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大型风筝、风车展览,来自中国杂技之乡——吴桥的杂技艺术团也将临场献艺。至时该园将异彩纷呈,盛况空前,置身园中,绿地葱郁,鲜花织锦、流泉鸣弦、禽鸣幽谷,令人宠辱皆忘,意趣盎然,流连忘返。“回归大自然,天地人合一”之情油然而生。
浮烟山森林公园,地处潍坊市西南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美,文化遗址繁多,历史上汉代丞相公孙弘故居、麓台书院、朴生泉、修贞观、南燕太子慕容超 浮烟山
读书处,元代吏部尚书张启岩亲书《麓台秋月》碑文皆建于此。
浮烟山地处潍坊市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文化遗址众多,历史上麓台书院,补生泉、修贞观、慕容超故居、公孙弘故居皆建于此。 浮烟山森林公园是依傍天然山峰沟壑和林木植被而建,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起,是一处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城市农业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已建成10个园区,即:鸟语林、珍奇动物区、动物竞技角斗表演区、驯兽及动物演艺区、森林之家、妇女儿童游乐区、青年广场、青少年健身区、卡丁车赛场、情侣种植园、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置身园中,心旷神怡,油然而生,回归大自然“天山人合一”之情。
浮烟山森林公园亭台轩榭、草庐茅舍无不师法自然,又能与【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朝阳 浮烟山:“风筝放飞景象”。观、浮烟宝塔、浮烟山水库等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浮烟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山顶高的几乎可以触摸到云,看起来像是浮在云烟里,于是取名“浮烟山”。从此可见它的山高。
民间有另一种说法是,浮烟山位于南北两山之间,很早以前,在周边就有烧制石灰的窑场,解放后,山的西北方向是潍坊市最大的水泥厂,还有硝铵厂等大量排烟单位,冬季,西北风多,五十米高的烟筒排出的烟扑向山腰,风力小的时候难以散去,该山顶部经常笼罩在烟雾中,从古到今均因此而得名。
山西依符山水 浮烟山
库,山水相映,更为浮烟山增添了几分秀丽。
浮烟山是潍坊市区唯一的一大自然风景区,是市区的旅游胜地。
浮烟山为泰沂山脉尾闾,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潍城区西南12公里处,南北长3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西山脚下是庙子水库,库容2395万立方米,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东南侧是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和观礼台,占地12公顷。1993年,在山顶建成的潍坊教育电视台发射塔,高耸云霄,巍巍壮观。
麓台
在浮烟山东麓。台高约7米,占地约400平方米。日暮后烟云缭绕,似身临瑶台仙境。台周植松柏17株,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枝干扭曲虬蟠,苍劲挺立,龙钟多姿。台南矗立元代诗碑一座,上刻元代状元张起岩诗《麓台秋月》,诗云: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
台南原竖石碑两行数十座,向游人诉说麓台古昔陈迹。浮烟山地处古营丘、平寿、下密三个政治中心之间,相距都不远,所以浮烟山自古就是山左北海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的宝山胜地。
麓台最早的记载是唐代石刻。《潍县志稿·古冢》载:“汉公孙弘墓,即今第二区麓台”,昌乐朱刘店所存唐武后时《王义和造桥记》记载亦是。由此知在唐代以前已定麓台是汉代公孙弘墓了。从台的土质来看是活土所筑,非原始土阜,土层中杂有战国和汉代陶片,抑即是公孙弘墓葬。与麓台有关的还有位帝王慕容超。慕容超,字祖明,鲜卑人,年轻时在浮烟山东麓的麓台读书,东晋时继位为帝,改元太上,显赫一时,大起大落,在麓台留下遗迹供后人凭吊。清代潍县人郭子嘉诗云: 轶事为传麓台月,当年曾照慕容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