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风景区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灌云县

孔望山——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古城城东。国家4A级景区孔望山正因为孔子登山望海,而成为中国文化史册上的千年奇山。锦屏山东北麓,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海拔高度129米,传说孔子曾登此山而望东海,故名孔望山。唐时此山称龙兴山,南宋防金,又称巡望山。以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著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孔子登山望海,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当年孔子来郯子国,准备向东夷人传播“礼乐”,即关于礼貌的学问。当时孔望山为大海包围。孔子登上孔望山,看到山下海滩上有无数招潮蟹在不停地挥动大螯,向前爬行。孔子非常惊讶,以为这些螃蟹正在向他挥手致敬。他转过身,对身边的弟子说:这里连螃蟹都知道礼貌,我还有什么可讲的呢?于是便起身回鲁国去了。
孔子起身离山去,从此留下孔望山。今天的孔望山,山之北有孔望亭,南有望海亭;东有龙洞和龙洞庵;中有象石;西麓的汉代摩崖造像石刻,尤为有名。全山风光秀美,古迹遍地,是连云港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孔望山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距今已有18亿年的历史。孔望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历代游客所景仰。2500多年前,这里属郯地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孔子问官”的故事

  摩崖造像

就发生在这里。当年孔子曾在此山头向郯子请教官职制度方面的学问。今人为纪念他,在山顶塑起了“孔子望海”雕像。孔望山景区北有孔望亭,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城东,在锦屏山的东北麓,是南云台山的余脉。传说孔子曾登此山而望东海,故名。
孔望山荟萃人文,有以中国最早的东汉末的佛教摩崖石刻为代表的众多宗教遗迹,有始建于唐代原名龙兴寺的佛教庙宇——龙洞庵,还有“承露盘”、“杯盘石刻”等多处道教遗迹,有见证古代连云港为南北要冲的军事城堡——宋代古城,以及大量当地官吏、文人墨客登临赏游所留下的“龙洞庵石刻群”。无愧为一处佛道灵境。
龙洞庵
由新浦新建路东行至盐河南路处,即可望见北山坡上的秀丽壮观的龙洞庵。龙洞庵位于孔望山东侧半山腰

  龙洞庵

处,小院清幽,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连云港市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此庵最早建于东汉,当时海庙。北齐武平年间建成龙王庙,唐代重建成龙兴寺,明隆庆以后明代重建时,因旁有龙洞,故改名龙洞庵。1980年,国家拨专款重新修葺,使这千年古刹,恢复了明代建筑风格
从山脚至圆洞形山门,有石级可登,爬上陡峭的石阶,便可见到山门。门上有横匾“龙洞庵”三字。 进入山门,寺内供有四大天王。据佛经讲,四大天王的任务是各执一方世界,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罗洲。因此,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山门至大殿间有一宽敞的庭院,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树。东边这株叫琉苏,

  龙洞庵糯米茶

俗称“糯米茶”。花期时节,树,芳香四溢。春天采其嫩叶,阴干后以水泡饮,其味清香扑鼻,风味独特。西边这株是古柏树,现仍苍翠浓郁。
大殿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之上,殿宽10米,进深7米,殿前有广阔的月台,左右有厢房,颇幽静淡雅。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阿难和伽叶。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来自十六罗汉,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十六个弟子。
庵中至今供奉着在此圆寂的能空法师的舍利子照片,成为庵中久负盛名的镇庵之宝。[1
孙juan(2014-10-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