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寨位于李店镇杨棚村夏家寨塆。东距李家店1公里,西距涢水8公里。地处鹿河与汊河交界处,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0万平方米。1958年发现。1959年新修的徐家河渠道从遗址上由北而南穿过,把遗址分为东、西两块。夏家寨塆在遗址北边,塆北原有约800米长的半圆形土寨,尚有残存,当地人称古城岗。《安陆县志》(道光二十三年)载:“桓温城,亦曰新城,治东十八里紫石村。”《德安府志》载:“晋穆帝纪,永和五年(公元350年)六月,桓温屯安陆,遣诸将讨河北,则城为是时所筑。”城址东北原有一座土墩,相传为放烟火处,今名烟墩塆(又名胭脂塆)。从城址的地望、史料、传说及现状看,系桓温城遗址无疑。1958年、1979年、1981年,省、地、县文物考古人员,来此进行了多次调查。1981年10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8级部分师生,在此进行了为期13天的断面调查。经试掘,遗址分为上、下两文化层,厚达2米。其文化特点是:上层陶片以泥质和夹砂灰陶最多,次为磨光黑陶,最少为红陶。纹饰除素面外,最多的是篮纹,次为方格纹、划纹、镂孔、按窝纹、压印纹、附加堆纹和鸡冠耳等。下层出土较多的彩陶片。
器物分为石器和陶器两类,石器有斧、凿、锛,均为磨制,制作精致。陶器有鼎、罐 、圈足盘、盆、鬹、红陶杯、纺轮等。鼎足以宽扁足和鸭嘴形足为多,宽扁鼎足近铲或梯形,足的正面中凹,四周凸高,足上部饰按窝纹;有些饰有网格纹和圆圈纹。罐有折沿罐和有领罐之分。折沿罐又有两种,一种折沿较宽,敛口素面,有的饰横篮纹;另一种为小折沿,口部突出,上部饰数道弦纹。有领罐敞口短颈,泥质灰陶。喇叭杯为泥质红陶,底较厚,底向上凹。鬹足呈尖锥形,泥质灰褐陶,外表饰黑衣。陶纺轮呈扁圆形,分灰、黑陶两种。夏家寨遗址是一处屈家岭至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址,晋桓温城建在龙山文化层之上。
省考古所专家对安陆夏家寨古文化遗址进行详细考察后断定,遗址是座方圆19.8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期古城,有望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家寨古文化遗址是屈家岭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有4700余年历史,位于安陆市李店镇杨棚村境内鹿河与义河交界处,暴露面积约303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
自1978年被发现以来,该遗址先后发现了石斧、石刀、石凿等石器,还有杯、盆、罐、缸等生活用具以及陶豆、陶纺轮等器物。
它的发现为湖北省研究长江中下游及江汉平原新时器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证资料和考古地图价值。
1981年,该遗址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多次到遗址邻近的村湾宣传《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