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庙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山(别称西山)东麓,本名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成。全庙依山构筑,历经重修扩建,现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格局,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前座为大门与前殿连体,正面成阙门式样,三门并列,高大轩敞。阙门两侧为左右衢门,原有磴道通后山。后座为正殿,矗立在数十级宽阔的石阶之上。庙里庙外多砖雕、灰塑、壁画及彩陶塑像。该庙1985年由县政府拨款重修。现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历代均有重修拓建,使布局日趋完整,一代代的名工巧匠,留下了绚丽多彩古建装饰工艺瑰宝,更因依山构筑,伟岸壮观,山门临衢矗立,气势宏大;殿宇典雅雄浑,古朴庄严,成为聚凤山景观灵秀,集古建艺术精英的著名风景名胜热点。
西山庙面向东北,清代四合院式建筑,面积约六千平方米,分山门、前殿、正殿、偏殿、院阶、香亭、庑廊等部份。正殿建筑为硬山式顶,五架梁。顶盖绿琉璃瓦,有滴水、檐板饰花草木雕,人物故事画等,俯龙形饰转角斗拱,庙内柱式有方有圆,用材有木有石,石方柱边多作竹节形、棱形、圆形等刻装饰。柱础有覆盆、瓜楞、斗形、方形等。正殿圆木柱刻联语一对:
地脉控三城赖有圣神长作镇;帝心超万古相从裨护亦传名
上联指我县古城只有东、南、北三城门,西方建关帝庙于此;下联指追随关帝的周仓、关平亦留名世上。该联为清代光绪乙未(1895)时之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