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突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积极推进卫生管理法制化、资源配置科学化、防疫服务优质化、疾病网络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卫生防疫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促进全区卫生防疫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家,其中,区直医疗卫生机构6家,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家(交通局医院),省级驻宣医疗卫生机构1家,市级驻宣医疗卫生机构1家,厂矿医院7家,部队医院1家,民营医院1家。另有乡级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共有编制床位1512张(不含乡镇卫生院)。全区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80人,其中,区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5人。基本形成了一个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为一体遍布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为保障全区人民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先进 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固定资产9065万元(不含部队医院),其中,宣化区卫生系统总资产3342万元,固定资产3106万元,流动资产936万元。医疗卫生单位总建筑面积22072平方米。各医疗卫生单位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和器械,建起了检查、监测、急救、治疗功能齐全的ICU、CCU病房,提高了临床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并建成健康体检中心、肝病治疗中心和正在建设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中心等,为今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宣化二附医院于1997年先在张家口地区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至今已成功开展3000余例。心内科开展的冠脉造影和心脏导管安置术填补了宣化区空白。
宣钢职工医院拥有肾内科、心血管内科和两个重点专科,能够独立完成开胸、开颅、全喉切除、人工晶体植入等较高难度的手术。
宣化区医院1996年研制的ZP-1型多功能治疗仪治疗颈、腰椎疾病,获国家发明专利。该医院投资70万元,对口腔科进行改建,改建后的口腔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现有大型综合治疗仪17台,成为宣化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新、技术力量最强的口腔专科;2002年,宣化区牙病防治工作获“全国牙防先进区”。
宣化区眼科医院引进超声乳化技术,成为全区唯一可开展此项目的医疗单位。
基层卫生保健得到了加强 全区三乡一镇均设有卫生院,各行政村都设立了卫生室。城区七个街道办事处,建起了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建立了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机制,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都在技术或设备上给予一定的支援,定期选派医生深入各乡村、街道医疗保健服务站(室)开展医疗服务,实现了群众就地看病不用挂号,量血压、健康体检不收费,做到了小病患者不出村(街),一般患者不出乡(镇),初级卫生保健在基层得到解决?
结合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后慢岭、大北村、肖家房、白庙村等43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达到了“三室分开”,配备药品80种以上,配齐了基本医疗设备,建立了门诊登记和必要的工作制度,举办了村医培训班。各卫生保健站(室),在做好门诊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普及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宣传工作,全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城市社区卫生保健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南关街道办事处西大远社区卫生服务站被列入河北省级示范点。宣化区妇幼保健站开办的万字会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省卫生厅评比中获得全省第二名。
强化了行业卫生管理力度 宣化区每年对从业单位“三证”持有情况、生产经营卫生状况、进货渠道、食品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对群众关心的学校食堂、校门前早点摊、街头食品摊进行整顿检查;对全区集贸市场、保健品市场、熟肉加工摊点进行专项治理,保证全区人民吃上放心食品、放心肉。全区食品卫生监督五小行业达标率达到90%以上,对已办理卫生许可证的从业单位监督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重点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
广播电视覆盖城乡
宣化区广播电视局(台)负责全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管理和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等工作。拥有2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300平方米和60平方米大、小演播厅,先进的无线发射机、专业级数字摄像机、非线性编辑机等多套设备。承担着宣化区一套、二套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任务。自办的《宣化新闻》、《新闻夜线》、《经济视点》、《聚焦古城》、《警方在线》等10个栏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制作,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宣化区电视台已发展成为采、编、播数字化,工作流程网络化为一体,无线、有线传输相配套,覆盖宣化周边方圆30公里,受众50余万人口,具有较强影响的电视媒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