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概况编辑前亭镇,南北长18.87公里,东西宽10.66公里,海岸线长18公里。与厦门特区毗邻,与台湾隔海相望,省道漳东线、县道港佛线和规划建设中的沿海大通道贯穿全境,系全国第一批国家地质地貌火山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全镇辖13个行政村、2个作业区、4个场,现有7977户,其中农业人口30916人,居民人口820人。全镇土地总面积74.5KM2,现有耕地25235亩(含白竹湖农场),园地11652.86亩,林地14266亩,水域面积24367.26亩,未利用土地34890.10亩。
2行政区划编辑350623110:~201大社村 ~202圩仔村 ~203庄厝村 ~204刘下村 ~205文山村 ~206顶埕村 ~207洛运村 ~208过港村 ~209田中央村 ~210崎沙村 ~211桥仔头村 ~212江口村 ~213后蔡村
shadow©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3历史沿革编辑明清时代属漳浦县二十三都。清代在前亭设后诞、姑垄、葛垄等保。民国初年属于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五自治区),当时实行里闾制度,具体不详。民国33年前亭属第三区管辖,实行保甲制度,在现在的前亭镇辖域内设文山、楼下、亭林、前亭、下尾(庄厝)、桥仔头、江口、青沙、过港、洛运、后内11保,分属楼下、前亭、江口3联保管辖。民国29年撤销联保,合并为前江乡,民国33年,前江乡与林东乡(林埭、东坂)及马坪乡合并为前坪乡,乡公所设马坪。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今前亭镇地方设前亭墟、庄厝、楼下、江口、田中央、文山6乡,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1956年10月,前亭墟与庄厝合并为前亭乡,文山合并于楼下。1958年3月,合并为前亭、桥港、刘下3乡。1958年9月公社化,属佛昙公社前亭管理区、桥港管理区、刘下管理区。1961年撤销管理区,成立前亭公社,辖大社、墟仔、庄厝、洛运、田中央、桥仔头、过港、崎沙、江口、后蔡、刘下、顶埕、文山13个生产大队。1984年9月,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行政村,1992年2月乡改为镇。2001年,全镇总人口30302人,其中农业人口29692人,非农业人口610人。
民国29年(1940)置前江乡,1949年更名前亭乡,1958年改佛昙公社前亭管理区,1961年置前亭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改镇。1997年,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圩仔、后蔡、大社、刘下、田中央、过港、庄厝、桥仔头、文山、上顶埕、洛运、江口、崎沙13个村委会。
4气候环境编辑前亭镇处于古生代滨海晚第二纪基性火山喷发地带,所遗留火山灰造成紫黑色的土壤。这里属南亚热带海洋
shadow©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前亭镇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终年无霜。年平均降雨量1338毫米。年日照2116小时。但季节降雨量不均匀,7~9月份多台风暴雨,10月至翌年2月雨量偏少。北半部丘陵地带山泉丰富,汇成刘下溪、洋尾溪(流入石过陂水库)及过港溪(流入江口湾)。中部有三条小溪,分别汇入佛昙湾和江口湾。井尾半岛无溪流。江口湾东边有江口湾和后蔡湾,有大片滩涂和浅海可供养殖。这就形成北半部以农业为主,南半部以水产为主的经济结构。
5基础设施编辑前亭沿海各村缺水易旱,新中国成立以来,县、乡兴修水利,得益于石过陂、赤兰溪两中型水库,引水到沿海各村,解决农业用水困难问题。下仓水库(小一型),址在过港溪上游,建成于1956年5月,库内淹没耕地220亩,迁移住民36人于顶埕。总库容181万立方米,总干渠长0?1公里,左干渠长5公里,右干渠长4公里。灌溉过港、洛运、田中央一带农田3600亩。
新岭水库(小二型),址在刘下溪上游,建成于1964年12月,总库容11万立方米,灌溉刘下村农田600亩。
石过陂水库(中型),县建,建成于1959年3月,总库容1530万立方米,库中心在马坪仙都,延伸到前亭镇刘下村,以渠道向大社、圩仔、庄厝、桥仔头等村供水。
赤兰溪水库(中型),县建,建成于1966年11月,库中心在龙海白水镇郊边,延伸到文山村。渠道引水到大社、庄厝等村。
6交通概况编辑省道漳东线经过镇境。从前被称为“瓶颈”的风柜斗岭(在本镇境内)已经降坡拓宽,公路等级提高,水泥路面,正在全线铺设(风柜斗岭至佛昙水泥路面基本完成)。漳浦东北门户变成通途。漳东线在经前亭大社村处向东分出一条新路,经田中央入龙海隆教乡至岛美经济开发区。邮电、金融、电力设施35万伏变电站一座。电信楼一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500门,已装机4695户。银行营业所及农村信用社各1家,与全省联网通汇,电子汇兑三天到达。教育、医疗设施。
全镇有初级中学3所,教学楼5座,教室56间,综合楼3座,学生1460人,教职员工121人。小学13所,学生3900人,教职员工227人。其中,大社小学为省农村示范小学。镇卫生院1所,住院部、门诊部用房各一幢,核定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25人,其中医生5人,护士6人,药房人员3人,防疫人员3人。村卫生所13所。全镇已建成初级卫生保健网,镇卫生院通过省“爱婴医院”评审,省“初保”验收达标,“三项配套”达标。
7经济发展编辑全镇耕地24215亩,其中水田8854亩,农地15361亩,虾池1.1万亩。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高梁、黄豆、旱麻籽、芦笋、蔬菜及荔枝、龙眼等果树,并有食用菌培植,新近引进生产苹果枣、水晶芭乐、番荔枝等水果种植。滩涂养殖以对虾、泥蚶、花蛤为主,并有育苗场多家。村民从事运输及其他服务行业和外出打工者不少,有的以劳务输出为渔工。2001年全镇人均纯收入4100元,工农业总产值8.2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1亿元,粮食产量13600吨,水产品产量8560吨,水果产量1030吨。
8旅游资源编辑前亭镇地质地貌特殊,自然景观奇特,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以林进屿为中心的古火山地带,其地质地貌有极高的科研、科教、旅游观赏价值。我国第一批(共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的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在前亭镇江口村附近陆海域,现正在建设整理之中。林进屿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海岸线长18公里,北起与龙海市交界的崎沙湾,经香山半岛、江口湾、烟墩山、后蔡湾至整尾半岛,其中有国家一级和国家特级滨海沙滩。前亭镇立足旅游景区中长期的发展要求,按照专家建议和“立足厦漳泉,面对港澳台,拓展中西部,推向全世界”的客源市场定位目标,拟将林进屿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项目以林进屿(火山岛)为主体,以江口湾海滨沙滩,江口皇后双乳峰、南碇岛及崎沙、香山等景点为腹地,建成集古火山地貌观赏、海滨风光游览、海滨浴场、旅游度假村等一体的旅游景区,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并多次聘请北京、广东、南京、厦门等地的地质专家进行论证,在第十六届全国地学研究会和地质年会上获得通过。2001年以来,前亭镇先后引进石狮市融盛企业集团及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开发林进屿,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首期投资1亿元,已完成一些项目。
9三资企业编辑百信实业有限公司、闽荣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江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景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丰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德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鸿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富食品有限公司、同富电脑有限公司、元新食品有限公司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