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月二”传统节日的来历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掌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二、沭阳“二月二”的习俗
1.带出嫁姑娘回娘家。二月二要把出嫁姑娘带回家。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带欢猴(指外孙或外孙女)。
2.吃荠菜饺子。二月二的中午必须吃荠菜饺子,因为饺子谐音“交”,有交配的意思。寓意姑娘当年可生下龙子。
3.祭祀土地。建国前,沭阳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大的有院子有塑像,小的只是一口陶缸,里面象征性的雕刻以为土地神。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的户主(必须是男子,俗有女不祭祀的说法)带着酒菜、香烛、冥纸等,到土地庙贡香烛、烧冥纸、破饭菜,默默祈祷保证当年丰收,最后磕头。解放后,土地庙绝迹,有的人家就到三岔路口去完成这一仪式。
4.画粮囤。二月二的凌晨,户主用草木灰在打谷场、庭院和厨房画圆圈,标志着粮囤,寓意当年五谷丰登,粮食满囤。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xcuxushuang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0825734.html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wxcuxushuang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3898701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