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壳丘头遗址——见证7000年前石器时代

家乡区县: 福建省平潭县

有记者采访了原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林恭务研究员,早在1985年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发掘时,他曾经参与整个发掘整理过程。他还专题撰写了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简报,并把该文章发表于1991年第7期的《考古》杂志上。
关于“壳丘头文化遗地址”出土的文物,林恭务先生说主要有四种类型石器、骨器、贝器和陶器以及大量的鱼骨等。
石器153件,主要用于制造木制用具。
1985年壳丘头遗址进行发掘时,共清理新石器时代贝壳堆积坑21个和残墓葬1座,贝壳洞100个,出土石、骨、玉、陶器质地器物200余件,石器中打制和磨制兼而有之,打制的为砍砸和刮削之器。磨制石器较多,主要是锛,占石器总量2/3。除外,还有少量斧、刀、杵、臼、砺石等磨制石器。磨制石锛102件,除8件残损外,其余较完整。
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石器中打制石器和磨光石器并存。“从出土的打制石器看,打制的技法比较熟练,器形规则,器类简单,有石锛、砍砸器、刮削器等。”林恭务先生说,像石锛这种工具,外行人会以为这是七千年前海坛岛先民活动的捕鱼工具等,其实,这是一种木制工具,石锛可以用来砍木头,制作出鱼叉、鱼杆,甚至用来砍木头制作简易的舢板船也有可能,因为木制品不易保存。所以,经过几千年后就保留下石锛、石斧、石杵等物件。

谈到壳丘头石器的特点,林恭务说,这些石器比较粗糙,有磨光石器也仅为粗磨或刃部磨光,通身磨光的极少。虽然石器器类比较简单,只有石锛、石斧、石刀、石杵。石锛以小型梯形弧背为最多,但富有海洋文化的特色。

当记者问及林恭务先生,壳丘头遗址的石器可否为平潭当地石材制作而成?

林先生笑着说,这未必是当地的石头,虽然平潭盛产花岗岩。“当年出土的的石器,考古人员曾经拿到美国横切检测,检测的结果是玄武岩,台湾的澎湖列岛盛产玄武岩,说明七千年前生活在海坛岛的先民们,已经与澎湖列岛开始往来。据我们了解壳丘头遗址位于平潭平原镇的南垄村,这里并不产玄武岩,所以这点令考古学家很感兴趣,如果说七千年前,平潭岛的人类活动能到达澎湖列岛等地,肯定要制作船只才能到达,总不能游泳过去嘛。又说明了一个问题,石锛之类的石器就是木制用具,在当年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成为有力的生产用具,得以在这个孤悬的海岛上生存……”末了,林先生幽默地说,这就是考古的趣味性,总会发现许多不可知的秘密,让人类的历史推进或推迟多少年等等,真的很有意思。
“贝齿纹”陶器表明海洋文化特征鲜明
据省博物馆资料记录,壳丘头遗址出土的日常生活用具陶器器皿种类不多,器类也比较简单,仅有釜、罐、盘、碗、壶、豆等几种,质地大多为夹砂陶,胎质多厚薄不均,质地松脆,火候较低,呈色不均,流行圜底器、圈足器以及蘑菇状支脚。陶器装饰相形之下却形式多样,很具特色。以拍印的麻点纹为最常见。
“虽然出土的完整陶器不多,但是先人们利用蚶类贝壳边缘的自然纹路直接压印在陶坯上形成的‘贝齿纹’,十分有特点。海坛岛的先民们利用尖细硬物以双线或数线平行、转折、交叉等形式,刻划出的繁杂图案和由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三角形等构成的成排成组的点纹饰等,很有海洋文化的代表性。”林恭务说。

除了陶器,壳丘头遗址还出土骨器共有37件,其中有凿10件,匕8件,锥6件,镞4件,骨料9件。“壳丘头出土的骨器锋利且造型独特,说明当时骨器制作业似较发达。发掘出土的骨制品有凿、匕、锥、镞等几种,皆利用水鹿、梅花鹿、赤鹿、野猪等陆生动物肢骨加工而成。”林恭务说。
陶纺纶显现纺织技术比较成熟
“从壳丘头遗址出土的纺纶,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社会纺织手工业已经开始发展,人们已经可以不再只穿兽皮和植物叶子,而是可能已经有衣服可以穿了。”林恭务说,1985年壳丘头遗址出土的陶纺纶,有圆饼状、六角形和长方形三式。纺轮中间有一个圆孔,是陶制品。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单股的纤维合成多股的更结实的“线”。“早在8000年至9000之间就出现纺纶,比如半坡氏族和其他一些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形式多样的陶质纺轮,可见当时这种捻线工具已被人们广泛使用。”林先生说。
从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存出土的生活用具等器物并结合那里的自然环境来看,说明早在近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滨海沿岸活跃着一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海洋性文化的福州最早先民,他们已在这里聚居、繁衍生息。
玉块是族群之间交换得来的
林恭务说,在壳丘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如果从经济角度来说,这未必会很值钱,但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它证明了壳丘头遗址是目前福建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当年出土的一对玉块,现存在省博物馆。这对玉玦为青白色,通体磨光,两头粗中间细,横剖面呈扁圆形。这玉块可能是装饰用,考古学家认为这玉块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得来,因为平潭当地并不产玉,这物与物的交换也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特征,作为母系氏族,私有制还没有出现,过的是‘共产主义’似的生活,因为生存条件艰苦,需要一个凝聚力强的族群,这样才能抵抗外敌,才能建立稳定的氏族。”林恭务说,平潭壳丘头遗址因为没有发现墓葬群,所以没有发现随葬品,完整的陶器也不多,壳丘头遗址其实就是古代先民们生活的村落,并不是一个墓葬群,所以没有发现什么贵重器皿。当然这跟发掘的空间有限有关,当年我们也就在遗址周围开挖了近千平方米的空间,如果今后平潭准备建设壳丘头遗址公园,经过规划后,可以再次发掘,看是否能有新的重大发现。

杨娟娟(2014-10-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