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柿饼

家乡区县: 渭南市富平县

一、富平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中国柿乡”,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 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
二、富平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在日本吉野市世界上唯一的柿子博物馆有这样的记载:“世界上柿子的主产国为中国,柿饼的集散地为青州,柿子的优生区在富 平。” 三、富平大尖柿是柿树中的名优品种,含14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每百克含钙量163毫克,居国内同类产品之冠。富平大尖柿最宜制作柿饼,被专家誉为 “制饼珍品”。
四、传统的“合儿柿饼”要经过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精细制作,因两个柿脐相对合在一起故称“合儿饼”。“合儿饼”具有个大、霜 白、底亮、质润、味香甜五大特色,是富平传统地道的名优特产。明、清两代曾充贡品;建国后多次参加全国地方名产展览。1980年国务院曾用富平“合儿饼” 招待外国元首;1995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五、富平柿饼含糖量高、肉质黏软、营养丰富、纤维少而短、柿霜厚、味极甜、口感好,食之热量大,壮筋骨,且具有止咳、化痰、除口疮等疗效,是冬春时令食 品,更是馈赠亲朋好友之上佳礼品。
六、富平柿饼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越南、加拿大等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七、富平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富平多家企业已取得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资格。
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第92号公告规定:从2008年8月27日起,对富平柿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 柿饼的历史
沉甸甸的历史富平栽植柿子历史悠久,汉初就有栽植习惯。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相传,当年朱元璋为生活所迫,靠乞讨度日,流落到富平北部金瓮山下,因 食当地鲜美的大柿子才得以活命。朱元璋当皇帝后,便下令将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树封为“凌霜侯”,并建庙永为纪念。富平柿子种类繁多,有升底尖柿、辣椒 尖柿、珠柿、方柿、四不像柿、重台柿、五花柿、鸡心黄柿、山疙瘩柿、镜面柿、磨盘柿等十多个品种。升底尖柿为柿子树中的名优品种,其营养价值居同类产品之冠。富平尖柿出饼率高达26%,是制作柿饼的优良品种,被专家誉为“制饼珍品”。
在很久以前,怀阳(富平)县境北有座二虎山,山沟里居住了几户贫穷的山民,依靠着放牧、开垦、采药和野果度生。有户姓翦的山民,老夫妇生育了四个儿子,因家境贫困、生活无度,前三个儿子相继死亡,唯留下第四个儿子,起名“四子”。四子生得黑虎虎的,聪明勤劳,心地善良,山民们都很爱他,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一日,山外来了个老人带着个花朵般的丫头,说什么都要将自己的小女嫁给忠厚的四子。不几日,四子和这个姑娘结婚了,前来庆贺的人们都说四子真有福气,娶了个“天仙女”。冬去春来,四子媳妇从山外娘家回来,带回了果枝条,四子将枝条插到黑枣树上,用绳缚起来。第二年,开花结果了,秋末果子熟了,四子请大家来品尝,大家吃罢都称赞果子甜美,但叫什么名,谁也说不上来,有个老人说:“这果子是四子搞出来的就叫它‘四子’吧!”后来,山民们怀念四子的功劳,因他姓翦就叫了个“翦四子”,时间长了,字叫转音,传出去叫成了“尖柿子”,而富平也就成了远近有名的柿子之乡。 据志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太师太保孙丕扬曾将柿饼及琼锅糖作为贡品进献过神宗皇帝朱翊钧。
2 制作工序及其食用价值
传统的“合儿柿饼”经过采摘、折挂钩、削皮、架挂、捏心、下架、出水、合 饼、潮霜等12道工序,在自然条件下加工制作而成。“合儿柿饼”具有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味香甜五大特色。据科学分析,柿饼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果 糖、脂肪、钙、磷、胡萝卜素及热量外,还含有较高的镁、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成分。柿叶中富含芦丁、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胆碱、黄酮等成分, 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随着柿饼市场需求的扩大,富平县加大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协作,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努力推动柿子加工由传统手工业向现代高科技 生产的转变,无菌化生产的柿饼既保留了富平柿饼黏软、口感好等传统特点,又在卫生指标、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有了保障,使富平柿饼的货架期和保质期能够延长 很多天。

朵儿(2014-10-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